此處的枝幹看上去與之前經過的那些地方並無不同,都是雜亂無章的生長著。
金欽戎並不相信表麵上的平靜,存在的事物定然有其用處,他沉下心來,仔細觀察此地的枝幹分布規律。
為了研究明白這些枝幹中隱藏的奧秘,他將崖壁上的,遠處穀底曾經過的,以及行渙最後離開那處的枝幹分布,悉數記下,為此他在颶風之中不斷穿行,尋找那些隱藏的突破口。
在這期間,行渙的氣息再也沒有出現過,若非金欽戎有著堅定的信念,不會質疑自己下定的結論,恐怕也會懷疑之前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想象,都是太過著急產生的錯覺。
按照金欽戎身為城主獨子的知識儲備,他還從未聽說過有哪個人族或妖族,在自己的心髒中,感受到其他人或妖的氣息。
在靈界,即便是道侶,也隻會在雙方麵對麵且都同意的情況下,進行神魂交流。
可神魂交流又與心髒無關,如此奇怪之事,真讓人摸不清頭腦。
金欽戎突然想到,當日他與行渙舉行道侶大典時,儀式完成後,天空出現一縷霞光,將他們籠罩其中。
當時隱隱感覺彼此之間有了聯係,隻以為這是結契成功的表現,
雖然後來在路上,他也曾試探性的重新探查過,但是不知什麼原因,他再也沒有感受到舉行道侶大典那日與行渙間的聯係。
畢竟是第一次與他人結為道侶,即便理論知識再豐富,在自己實際遇到問題時,也還是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當時探查結束後並沒有發現什麼不同之處,金欽戎便以為所有道侶之間結契都會有這樣一個感應的流程。
儀式結束,自然什麼也沒有了。
如今在兩人分別時重新激活這種感應,他才後知後覺的發現此事並非尋常。
此時雖無法研究明白這種感應到底因何產生,有何作用,但是能讓金欽戎在不斷研究風釀果枝幹的生長分布規律以外,對行渙的安危有一絲期待。
沒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金欽戎腦中演算不停,不斷拆解,組合和分析,試圖找到突破點。
這廂的金欽戎在颶風肆虐中一次次試驗研究,沒有放棄尋找行渙。
那廂行渙卻進入了此處山穀,曆經無數修士探查卻依舊未曾發現的深處。
行渙從金欽戎眼前消失後,進入了兩處緊挨著的崖壁的深處,崖壁的縫隙中遍布穀底的黑色粘稠物質。
狹窄的空間,勉強容許獸形的他艱難通過。
離開了發出光亮的夜明珠,這裏一片黑暗。
行渙的神誌依舊未曾恢複清明,他的一切行動依靠自己的本能。
平日裏猶如裝飾一般的赤藍雙眸,此時在黑暗之中散發出不同尋常的光芒。
他的眼裏缺失了人性的思考,隻餘獸性的執拗。
小毛團在其中極速穿行著,卻並未發出一絲一毫的聲音。若是有人看見,定然會覺得這是場優雅而固執的奔襲。
直到裂縫越來越狹窄,小毛團的小小身影也無法順利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