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錦昨夜睡前細細翻了翻那本《百味誌》,記下了幾種較為好做的菜色。青精飯是受製於材料,隻能做來果腹,眼下來了這緣喜酒樓的後廚,各色調料,菜品一應俱全。“我用些您這裏的材料,您可千萬別心疼啊。”朱錦一邊搜羅著廚房裏的菜,一邊和掌櫃的開起了玩笑。
“我緣喜樓最不缺的就是材料,你盡管使,做一兩道菜我這裏還是供得起的。”,掌櫃的哈哈笑起來,言辭裏滿是自得。
因著緣喜樓的規矩,肉食不過夜,此刻已過了用晚飯的時候,廚房裏的夥計們早已將用剩的雞鴨魚肉處理了去。做不得肉菜,朱錦思索著該做個什麼能一把抓住掌櫃的胃。壁櫥的碗裏盛著一塊豆腐,周圍隱隱約約有些魚蝦的鮮腥味,她翻了翻瓶瓶罐罐,找出一桶浸在水裏剝好殼的大蝦米來。
豆腐加蝦米……有了!做蔣侍郎豆腐!朱錦忙將材料取到案板上,又拿來豬油,甜酒,秋油等調味品若幹。朱錦要了一大碗滾水來,數出近一百二十個大蝦米泡進去。
掌櫃的抱著手靠在門邊看著,朱錦開始動手了,她先用刀把豆腐兩麵的皮都去掉,使刀的手是又穩又快,眨眼間兩片薄厚均勻的豆腐的皮便取了下來。將一整塊豆腐切成大小適中的十六片,放在一旁的案上略略晾幹,放在豬油裏熬。灶裏生了火,再挖進一大塊豬油在鍋裏。
眼看著鍋裏的豬油要冒青煙了,朱錦這才小心將豆腐一一放入,捏了一小撮鹽花,往鍋中一撒。
“這道菜叫什麼?”,掌櫃的開口問道,朱錦手下動作不停,解釋說,“這是蔣侍郎豆腐。”,抬眼望著掌櫃的不解的神情,她繼續說道,“某日,一人應邀去了蔣侍郎家做客。酒過三巡,蔣侍郎向他炫耀自己的廚藝,做了一道豆腐端出來。這人一嚐讚不絕口,定要蔣侍郎傳授技藝。蔣侍郎原隻是想炫耀一番,哪料得對方會有這般反應,便故意為難道,古人不為五鬥米折腰,若要得我這豆腐的技巧必得三折腰。誰知話音剛落,此人便恭恭敬敬朝著蔣侍郎行禮了。於是他如願拿到了菜譜,回家試行果然美味非常,於是這人就給這道菜取名為蔣侍郎豆腐。”
掌櫃的聽得入了神,不由追問起來,“這人也是有趣,竟為了一道豆腐向別人三折腰,怪人怪人。”,朱錦聞言笑了笑,未再做回複,而是繼續關注起手下的動作來。
將撒過鹽花的豆腐翻個身,又往茶杯裏倒入上好的甜酒,倒滿一杯就順著鍋沿灑進去。朱錦轉身用笊籬將熱水碗中的大蝦米撈出,瀝幹水份後放入鍋中,再倒入一小杯甜酒,滾上一回,加一撮糖,再滾一次,滾出了滿屋子又甜又鮮的香氣。切上數段半寸長的細蔥,將蔥撒進去。
掌櫃的早被這味道引住,眼見著要起鍋了,忙伸著頭朝鍋裏望去,青青白白,間或有粉色的蝦米藏於其間,好不漂亮!
為了不破壞豆腐和蝦米的形狀,朱錦穩握著鍋鏟慢慢起了鍋,盛在一個素白的瓷碟裏。這股子鮮香味饒是嚐遍各色菜肴的掌櫃也耐不住了,勾得人口舌生津,取了筷子就要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