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秋——飛花令(1 / 3)

飛花令“秋”的詩句全集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 杜牧 《 秋夕 》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 杜甫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 杜甫 《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裏明。 —— 李樸 《 中秋 》

洛陽城裏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 張籍 《 秋思 》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 漢樂府 《 長歌行 》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 王維 《 山居秋暝 》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 白居易 《 琵琶行 》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 白居易 《 琵琶行 》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 白居易 《 琵琶行 》

今年歡笑複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 白居易 《 琵琶行 》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 白居易 《 琵琶行 》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李商隱 《 夜雨寄北 》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 杜甫 《 絕句 》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麵無風鏡未磨。 —— 劉禹錫 《 望洞庭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劉禹錫 《 秋詞·其一 》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 杜甫 《 登高 》

南浦淒淒別,西風嫋嫋秋。 —— 白居易 《 南浦別 》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 —— 李賀 《 雁門太守行 》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 元稹 《 菊花 》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 王績 《 野望 》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 杜甫 《 月夜憶舍弟 》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 李白 《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李白 《 峨眉山月歌 》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 李白 《 俠客行 》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 葉紹翁 《 夜書所見 》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 李嶠 《 風 》

吊影分為千裏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 白居易 《 望月有感 》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 朱熹 《 勸學詩 》

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 劉翰 《 立秋 》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 李白 《 子夜吳歌·秋歌 》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 林傑 《 乞巧 》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 虞世南 《 蟬 》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 陸遊 《 書憤五首·其一 》

袁曹昔時爭戰地,秋原尚作黃雲屯。 —— 繆沅 《 袁術 》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王建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 李紳 《 憫農二首·其一 》

歌管樓台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 蘇軾 《 春宵 》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 李賀 《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

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 —— 倪瓚 《 桂花 》

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 —— 高適 《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 皎然 《 尋陸鴻漸不遇 》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 杜牧 《 九日齊山登高 》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 魯迅 《 自嘲 》

殿號長秋花寂寂,台名思子草茫茫。 —— 葉紹翁 《 漢武帝 》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 杜牧 《 寄揚州韓綽判官 》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 王勃 《 滕王閣詩 》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 李賀 《 李憑箜篌引 》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 李賀 《 李憑箜篌引 》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 佚名 《 西洲曲 》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 黃巢 《 不第後賦菊 》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 李白 《 長歌行 》

益德冤魂終報主,阿童高義鎮橫秋。 —— 李商隱 《 無題·萬裏風波一葉舟 》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 劉禹錫 《 秋風引 》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 —— 高適 《 燕歌行 》

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 賈島 《 題詩後 》

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 —— 陸遊 《 秋思 》

閑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 —— 司空圖 《 中秋 》

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 —— 司空圖 《 中秋 》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 李白 《 南陵別兒童入京 》

想君魂魄千秋後,卻悔初無二頃田。 —— 王安石 《 蘇秦 》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 杜甫 《 白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