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築夢人-葉連平(1 / 2)

自從退休後,葉連平老師便開始免費給孩子們補課,一幹就是二十多年,他將兩間廢棄倉庫改造成補課的教室,而他和老伴就住在教室旁邊的破屋子中。

二十多年來,這間小小的課堂從未中斷,提起葉連平老師,每個孩子都泣不成聲,因為他不僅沒有收過一分補習費,甚至還免費為無人照顧的留守兒童提供一日三餐和住宿。

作為村裏的留守兒童之一,楊鴻雁曾經在葉老師家裏住了整整六年,六年來葉老師就像她的親爺爺一樣,給了她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也彌補了她童年缺少親人陪伴的缺憾。

因為家境貧寒,葉老師便拿出自己的養老金資助她上學,而她也沒有辜負葉老師的期望,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名校。

開學時,葉老師還親自送她去學校報到,事無巨細比之親生父母有過之而無不及,但他卻因為錯過時間,以至於沒有趕上回去的班車,為了省下一筆住宿費,年邁的葉老師竟然在橋洞下睡了一晚。

像楊鴻雁一樣免費在葉老師家吃住的學生,前後一共有18個,他用汗水和心血精心澆灌著這些“鄉村幼苗”,讓成百上千個孩子在這裏展翅高飛。

而提起葉老師,村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摳門”,幾十年的相處下來,他們沒見葉老師抽過煙喝過酒,為了省幾塊錢交通費,他幾十年如一日的騎著那輛老舊的自行車,妹妹送給他的一件棉衣,他縫縫補補居然穿了60多年,一件不知破了多少個洞的藍色短袖,他從1979年穿到2019年還沒丟。

雖然平日裏他對自己吝嗇到極致,但麵對孩子們時卻相當大方,有的孩子因為交不起學費,麵臨輟學的困境,葉老師二話不說,自掏腰包讓他重新回到學校。

還有的孩子在父母的施壓下,不得已隻能輟學打工,已經鮐背之年的他硬是騎著自行車走了六十裏山路,親自登門給孩子的家長做思想工作,並承諾會一直資助孩子上學。

除此之外,他還自掏腰包修建了圖書閱覽室,隻為豐富孩子們的課外活動,裏麵上千本書,他每一本都精挑細選。

為了不讓這些孩子從一開始就輸在起跑線上,他甚至自費帶孩子們去參觀科技博物館,豐富他們的眼界。

一塊錢一瓶的礦泉水,他猶猶豫豫不舍的買,幾千塊的經費卻毫不猶豫地說掏就掏,然而平日裏和藹可親的葉老師,在麵對醫生時卻從未有過好臉色。

2013年,葉老師突發腦溢血,被緊急送往醫院,然而手術僅僅過了四天,他便鬧騰著要出院,看著年過八旬的老人從起初的強硬到最後的懇求,醫生不得已隻能妥協。

其實,這並不是葉老師第一次和醫生發生爭吵,2018年葉老師在去給孩子們買菜的路上遭遇車禍,醫生要求他至少臥床休養100天,然而一周後,拄著拐杖的葉老師又出現在了課堂上。

小小的三尺講台上,他中氣十足,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聽清楚他講的內容,這一幕讓台下的孩子們全都紅了眼睛。

還有一次,他到醫院做白內障手術,為了不耽誤給孩子們上課,他竟然提出了一次隻做一隻眼睛的手術要求,讓見慣了無數大場麵的醫生都震驚不已,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他每天都睜著一隻眼睛堅守在那三尺講台上。

一生無兒無女的他,將這裏的每一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隻要孩子們有需要,他便可以傾盡所有。

很多人對此疑惑不解,不明白為什麼葉老師對這裏的孩子這麼好,而這一切的根源還要從1965年說起。

原來,葉連平在年輕的時候曾在美國大使館工作了長達三年之久,在這期間他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語,然而也正是因為這份工作,讓他在特殊時期被扣上了莫須有的罪名。

原配妻子擔心自己遭到牽連,直接打掉了腹中的孩子,並和他離了婚,此後無處可去的葉連平隻能孤零零地四處流浪,過著顛沛流離的淒慘生活。

直到1965年,他輾轉來到了卜陳村,當時的他連一條被褥都沒有,是卜陳村的村民幫他壘了兩間房子,讓他不至於風餐露宿,有了一個能夠遮風避雨的棲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