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真的不是我們想的那麼複雜,所謂的財富和權利都抵不過擁有一顆純真善良的心。有的時候總在想這樣的一個問題,當世俗變得冷淡時我們真正的心去了哪裏了?當事實真相放在我們麵前的時候,為什麼我們卻不願意去麵對?是什麼導致了我們擁有如此可怕情緒?是什麼迷惑了我們原本純淨如水的眼睛?是虛榮、是偽裝、是懦弱、是懼怕,還是外界不斷更新變化的事物迷惑了我們原本的心,讓我們失去了原本屬於我們自己的真實麵貌。
記得在九華山旅遊時遇見一位全身破舊不堪,衣衫襤褸邋裏邋遢的智者。他告訴我說:“我們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不是自己的,包括肉體。”當時我不懂,覺得他無緣故跟我說這個話很是可笑,僅僅是為了我的小小供養嗎?智者能看出我內心的疑惑就讓我喊下自己的手,我那時真覺得他無聊至極就不再理會。離開時發現衣服口袋裏裝著我所謂供養依然還在,突然覺得自己是那麼的世俗,也懂了自欺欺人的道理。智者說的是對的,肉眼看的見的東西都不是自己的,喊手手不應時,才知道真正要擁有的是心。我當時感歎我自己遇上了菩薩。智者就是菩薩為我應化而來,我卻是懵然不知。從九華山之行歸來後,我學會了用心。因為我懂得了心才是屬於自己的,心支配著人的所有,固然擁有一個純良幹淨的心是多麼的不易。
去年開始構思寫這篇小說時,當時沒想好書名。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來,就扔下不管了。沒想到一個夢的緣故讓我突然來了所謂的靈感,夢中的故事雖不是很悲涼,但總覺的冥冥之中有著前世殘留的記憶推動,很自然的就取了《傳世方丈印》這書名。擬大綱前我特意畫了一幅夢中海棠花,畫卷中隱約看到了構思出來人物的影子,大綱也就順著心意完成。都說顛倒夢想與活在當下成了對比,但我看來不管是夢想還是當下,最主要還是自己的心怎麼去選擇。如今突然想寫這部早已擬好大綱的《傳世方丈印》時候,我也猶豫了許久是寫還是不寫?寫下去徒增我自己的悲傷。不寫,又實在不想浪費這樣好的故事大綱,於是選擇堅持寫下去。在寫下故事每一個字的時候眼淚總是含在眼眶中,我不想把書中的主人公寫的如此命運多舛、道路荊棘,想給她一個完美的結局。但人生從生到死就如一條直線,原本這線是直的,非要去打那麼的結。這條直線有可能走的穩穩當當,有可能走的坎坎坷坷。但不管這人生直線平穩或死結如何,都要學會寧可走一步解一結小心翼翼踏實的過,也不要異想天開去走捷徑。凡是想捷徑的人都會很快墮落從此失去原有方向,一旦迷失方向內心就如坐在火山口般難熬,最後自焚原本簡單的一切。
說了太多,顯得自己年紀大了有點嘮叨。不好意思,讓書友們見笑啦!原諒我這個小老太的更年期吧!希望這本《傳世方丈印》不會讓大家失望!寫的不是很好,請多多指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