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這個鼎還是微型的,但是鼎這種東西天然就有一種莊嚴的屬性,而現代也很少有迷你鼎器的出現,普通人撿到這個自然不會當做普通器物,更何況隻要稍微研究一下就會發現這個小鼎的不凡。

這個鼎是金屬做的,不透明,那麼像水晶珠那樣在內部弄出一個類似“天”字的密文就沒有意義了,不過將文字隱藏在鼎的內部也是一樣的,這第一個鼎夏承越命名為“禹”,於是就弄出一個比較大的“禹”字銘文出現在鼎內。

當然這個“禹”字也是由很多微型文字組成,大體介紹了下這個小鼎的來曆、功用,這個鼎夏承越沒有設置太多限製,誰拿到手滴血就可以“認主”了,隻是限製了不能在地球上獻祭太多物質,因為除了劉振東那個洞天種子其他都不限製物質種類了。

隻要滿足了第一個人的修行所需,就不能在地球上獻祭物質了,夏承越生怕放出那麼多洞天種子之後,地球被地球人給禍害沒了。

這個小鼎的洞天對應於原界的所在也是在最初的微型大陸上,初始也是一個方圓20多米的圓形,不過在這塊小區域的正中夏承越做了一個祭壇,以後隻有放在祭壇上的東西才會被獻祭,而洞天之靈就不會出現了,除非是有什麼特殊的人得到了洞天。

……

既然已經做了個“禹”鼎,那不妨再把傳說中的九鼎也做出來,當然也是微型的,以上古九州命名,連同之前的“禹”鼎可以算作是一套。

夏承越在密文中編造了禹王鑄鼎的傳說,這十個鼎上都明確記載其餘九個鼎的存在,但是夏承越卻不準備將他們放一塊,而且在古九州的範圍分開放,得到鼎的人知道還有其他九個鼎,肯定很想得到,這樣才有點樂趣嘛。

僅僅做了十個小鼎,還有不少的“青金”,夏承越又以古代道教法器中的劍、鏡、印、尺、珠、如意為原型做了不少洞天種子,將那些青金全部用掉了。

這一批“青金”材質的洞天種子夏承越一共做了150個,都是些道教法器的形象,以後夏承越還會嚐試更多的款式,如戒指、麵具、手鐲甚至茶杯、碗筷、人像之類的,當然要等洞天種子全麵曝光後才會這麼做,現在就放出這樣子的也太突兀了。

……

每一個洞天種子都在原界對應了一小塊土地,跟“禹”鼎差不多,都是隻有20米方圓,也都有一個祭壇用來獻祭物質。為此夏承越將每天產生的原界本源多分配了一部分到微型大陸擴張上去了。

現在微型大陸已經差不多有方圓50裏大小,那一個個分隔起來的“洞天”就分布在大陸邊緣,夏承越也為以後會出現的“洞天”留了地,隨著原界大陸的擴張,這些“洞天”也會離得越來越遠。

每一個洞天種子上夏承越都銘刻有各不相同的密文,像禹鼎套裝,就是“禹”、“豫”、“冀”之類的密文,還好夏承越已經成就了元神,思維速度已經遠超常人,這才能編造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