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生產靈氣這部分本源消耗,為了維持原界的成長,陸地的成長速度就不可避免的要減少了,好在全民修行也是一步步實現的,目前規劃圖僅僅具現了中央山脈的一部分底子。
……
做好了規劃圖,又打好基礎,鏈接本源,這已經具現了的一小部分中央山脈就開始慢慢成長起來,不過夏承越還是有些不滿意,想了想是天上照明的東西太low了,之前夏承越隻是造了許多自然光燈具聊以照明。
現在再看已經規劃好的如同仙境一般的昆侖大陸,要是再用這個實在讓人看不過去,而且陸地上動植物要生存僅僅靠這點燈光還是不夠的。
好在夏承越已經是坐忘境界,到了與宇宙交互、參悟宇宙真理的地步,雖然沒有刻意去深究太陽的原理,但是現代科學的研究也差不多夠用了,簡單地說就是核聚變反應,輕原子核熔合生成較重的原子核,同時釋放出巨大能量的核反應。
要是在外界夏承越可能還沒辦法憑空製造一個太陽,但是在原界中就簡單了,將之前用剩下的本源全部轉化成遊離氫原子,接下去就是關鍵了,扭曲時空結構,不僅僅是在三維,在更好的維度也進行扭曲。
其中三維的部分產生強磁場,將那些氫原子約束在一個小範圍空間內,要知道夏承越不可能消耗巨量的本源轉化氫讓他自行聚變,做個人工小太陽就行了。
而在高維形成獨立的空間,不僅僅可以更好地保護、約束這個小太陽,這其實更是一個能量循環係統,要知道對於宇宙來說,本質上就是本源,其餘的所有存在都是本源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隻要不把陽光灑到外麵的地球宇宙就幾乎沒有什麼浪費。
夏承越就轉化了這麼點氫,沒有一個良好的能量循環的話,估計很快就消耗光了,然後太陽熄滅。
這個高維時空結構能夠讓超出下麵昆侖大陸的部分光照能量全部重新轉化本源,而太陽核心超過氫的元素也會轉化成本源,這樣一來整個太陽的消耗就相當少了。
再將這個太陽係統與本源鏈接,在反應核心緩緩地轉化遊離氫原子,這點本源消耗相比於四麵八方放光放熱所消耗的就不算什麼了。
既然有了太陽係統,那幹脆再做一個太陰、星辰係統,正好讓昆侖大陸的夜晚不那麼單調。
隻是太陰係統就不用多複雜了,僅僅是簡單地用時空屏障圈了一部分空間,圍繞著昆侖大陸運轉,到了晚上反射一部分陽光就行了,另外那幾百個洞天也可以當做星辰來使用。
最後再用一個大的時空屏障將昆侖大陸圈了起來,太陽、太陽、星辰就存在於時空屏障的深層結構裏麵,當然這不影響昆侖大陸。從外麵看去就是一座大陸懸浮在虛空中。
從更高的時空看去,就像一個混元的雞子,裏麵有日月、星辰、陸地,簡直就是一個經典的天圓地方式的小天地!
這個時空結構可以統稱為昆侖界!
經過這麼一整理,原界內就清清楚楚了,除了夏承越的一個小實驗室,就是昆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