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劍劍刃出現了一個微小的缺口,而短劍毫發無損,夏承越又加大力氣連續互砍幾次,一直到長劍斷裂,短劍才出現幾道細小的傷痕,看來長劍僅僅是外觀比較華麗,從實用性來看,還是短劍更勝幾分。
更多的測試在臥室就不方便了,夏承越撤去了隔音的法力屏障,又回到了原界,在他的私人小實驗室裏,夏承越直接通過原界本源轉化了幾對古劍,又準備了各種材料,從木頭到石頭、鋼鐵,應有盡有。
……
哢——,又一柄長劍在與石頭的碰撞中斷裂開來,而短劍還完好無損。經過一番簡單的測試,長劍的鋒利度和短劍不相上下,在與比鐵軟的材料如木頭、肉、塑料、布匹等的較量中看不出明顯的差距。
但是在劍身強度上,兩把劍幾乎是天差地別,長劍還是有些像青銅劍,硬且脆,但是短劍就不一樣了,不僅非常鋒利而且劍身強度非常高,在多番測試中都隻有劍刃處有細小的傷痕。
這幾乎已經超過現代科技加工的絕大多數刀具了,確實是古人的黑科技,失傳真的是太可惜了。
另外這兩把古劍應該是出自春秋時期,那時候還不流行軟劍,劍體講究正直,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象征著鑄劍師、使劍者的個人追求,因此這兩把劍在韌性上不及後來的劍,尤其是後來,不少劍甚至都能彎到90度。
當然了,韌性較弱可不代表可以輕易折斷,長劍就不說了,應該是敬獻諸侯的貢品,雖然造型華麗但實用性不強。但是那柄短劍幾乎是夏承越所知的最強劍器了,除了夏承越通過原界深加工的。
通過測試,那柄短劍劍身強度很高,即使是夏承越也不容易彎曲,普通人不借助工具基本不要想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夏承越將劍身彎曲後竟還會自行恢複,形狀記憶合金啊,有木有!
隻要在30度以內,還原後不影響劍的品質,而超過30度就會直接斷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夏承越非常喜歡這柄短劍,不僅是實用性非常強,還有就是風格比較簡潔,因為劍身灰暗有水波紋,又沒有劍身銘文,夏承越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做【秋水】,至於那柄長劍就不管它了,當然將來送人還是不錯的。
將其餘的秋水短劍全部複返本源,隻保留了一柄,做了個劍架放置在私人實驗室的展示台上。長劍則堆在實驗室一角,有完整的也有斷裂的,亂糟糟有點像某寶上的廉價量產劍車間,誰都想不到這些劍竟然也能夠曆經千年而不腐。
又欣賞了一番這柄神奇的秋水劍,夏承越才出了原界,開始每日必做的坐忘修行。
……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還是夏建國去送夏承越去車站,夏建國幫他拖著行李箱,夏承越背著一個背包跟在後麵,跟上學期開學的時候有些不一樣了。
那時候李萍剛辭職開了超市,前景還不明確,夏建國常常為此擔憂,但是今年又有所不同了,超市的生意很紅火,他自己也辭職了,幫家裏進進貨,這日子實在是比過去有奔頭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