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官方的做法很是粗暴,各種封禁、壓製,在夏承越前往修務局的路上,拿出手機出來搜索魯東、孫維才等關鍵詞的時候,根本就找不到任何痕跡了。
但是任何事物隻要存在過,就一定會留下痕跡,魯東省靈法交手事件也不例外。
事件就在這一片平靜中發酵著。
……
終南山,太乙峰,老君觀。
道門聯合會的改革已經頗見成效,有致虛道人這個靈法期的高山矗立在麵前,其他人自然是無力反抗,紛紛貢獻出自家的核心弟子,組成了道聯真正的第一批弟子。
今天就是道聯重新整合後的第一次祭拜祖師法會,原白水宮道士清風——俗名叫做李逸風的如今也混在人群中,麵露喜色,他們白水宮小門小戶的,在得知反抗無效,以及門人弟子的勸說下,他的師傅誠誌道人果然舉派投靠。
白水宮說起來有十幾個人,但那時連同道觀的雜役、夥夫算在裏麵的,實際上真正能算是白水宮門人的也就是上一代的誠誌師兄弟兩人,加上這一代的李逸風師兄弟六人。
一共隻有八個人而已。
當然,哪怕隻有八個人,白水宮在樓觀道諸法脈中也是處於中遊水準,太多法脈傳承就隻剩下那麼一兩個,此前的老君觀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隻剩下了年邁的致虛道長。
要不是有修行的出現,說不定哪天就傳承消亡了。
眼看著道聯就要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修行門派,李逸風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知道如果這次趕不上的話,不說白水宮會怎麼樣,單單他自己的前途渺然就已經讓他接受不了了。
李逸風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道士,成為白水宮門人也隻是為了混口飯吃,但是修行的出現,以及靈法修士的出現,讓他覺得當道士還是很有前途的。
因此,在李逸風的極力勸說下,誠誌道人代表白水宮第一個舉派加入道聯,成了吃螃蟹的第一人。
作為千金市馬的典型,原白水宮的八個人全部被致虛列入了修行培養序列,之後諸多苟延殘喘的法脈加入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事實上,龍門宗、五老宗對於無法反抗的道聯整合也是比較熱切,拚命地將自家門人弟子往道聯塞,希望借此擴大他們兩家在道聯的影響,而致虛對此則是來者不拒。
吉時已到,致虛帶領一眾法師上前致辭,細數樓觀道的道統源流,以及如今傳承不興的現狀,之後話音一轉又提到了道門聯合會上麵,如今的道聯已經不再隻有樓觀道一家了。
來自北方全真道、南方的正一道都各有法脈加入,此外還有一些傳承式微、不在主流的教派傳承,如今道門聯合會這個名字算是真正名正言順了。
在致虛等人致辭完畢,就是弟子們齊聲敬禮,聲震山林,整個太乙峰頂彌漫著一種狂熱的信念。
會後,就是真正道聯內部的利益紛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