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天保·伊勢神宮(1)(1 / 1)

此時尚在盛夏之時,天氣晴朗,卻一點都不暖和,寒風刮得人皮膚生疼,隻有躲在牛車裏才稍微好一些,車隊朝著伊勢神宮進發,路旁是白花花的河石,清澈的溪水結成冰塊,發不出一點聲音,蓬草枯立,隨風搖擺,臨河低垂的柳樹間,樹枝上光禿禿的,灑滿柔滑的陽光,蹲在枝頭的鳥兒縮成一團,一動不動,影子投射在地上,遮住幾顆石子。

一片灰黑色的東山,早沒了往日的暗綠,上麵露出圓坨坨的山頭,猶如霜打過的天鵝絨。就這樣從平安京朝著伊勢國走去,一路上難免有幾個拎著行李一樣朝伊勢走去的旅人,他們不能騎馬,也坐不了牛車,隻好靠一雙腳,沒多久就被甩在後麵,牛車已經行進很慢了,但終究是步行更慢一點,不過牛車上的羽河是滿臉憂愁,與其他牛車上的公卿和仁孝皇的昏昏欲睡,以及被掠過的旅人的笑容形成對比。

一路上路過稻田,裏麵隻是空空的一汪水,看不到半點莊稼的苗頭,路過寺廟,空空蕩蕩,也不見人,想必是出去行腳修行了罷,更多的時候是路旁的森林,大河,若是常青樹還好,若是落葉樹,則是樹上見不到葉子,地上也沒有落葉,陽光就這樣冷冷的透過樹枝間的縫隙照射下來,大一點的河流還在卷著波濤流淌,小一點的則結了一層薄冰,一踩就碎,還會驚嚇到河水中的小魚。

走了將近一天,是昨日中午啟程,今日才到了伊勢國,一路上懶懶散散的儀仗,這個時候也總算打起了精神,錦之禦旗,神榊,禦幣統統豎起,引導著隊伍向神宮進發,越是靠近神宮,眼前的綠色就越多,一地之內,氣候不齊,神宮位於矮山上的鎮守之森裏,周圍環繞著五十鈴川,那條河是瀧祭神掌管的神域。

公卿與仁孝皇,下了牛車,身上都穿著黑色的束帶,在神官的指引下,排好隊伍,走過橫跨五十鈴川的宇治橋,朝著正殿進發,神官大約十數人,皆穿白衣,戴垂櫻冠,手持笏板,另一手則舉著白色的油紙傘。一行人,神官在前,仁孝皇在中,公卿大夫隨後,一眾儀仗則停留在鳥居外,就這樣,躬身走過鳥居,再挺直腰板,朝著山上走去。

羽河走進鎮守之森,朝著山林的最深處進發,踩著腳下的岩石,經過一間間分社,這條路幾乎無人知曉,他並不通往供奉天照大禦神神體的正殿,而是通往更隱秘處的一間神社,走在這條路上,周圍豎立著數不清的禦神木,大都是鬆樹或者杉樹,從平安京到這裏的路上聽不到的鳥鳴,在這裏充斥兩耳。

神官帶領著的隊伍,沿著禦道上山,來到了一處平台,平台沿台階往上就是正殿,平台四周鋪了一圈草席,神官跪坐在第一排草席,手上的傘已經被巫女收走了,笏板插在腰間,此時手上則拿著禦神木的枝葉,“高天原爾皇留裏坐須,皇親神漏歧,神漏美乃命以知氐……”隨著祝詞的念誦,神官附身叩拜,直起身子,又附身下去,跪坐在後麵的仁孝皇與公卿大夫則一直附身,直至祝詞誦完,起身後,宮司手持禦幣束,按之字形揮動,為眾人祓除汙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