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斤前世當過工程監理,每天飯局絡繹不絕,也算是酒經沙場出來的。之所以要啤酒,是因為他下午還準備進一些201卡回來。
那個年代勸酒都是硬勸,不會喝酒的都得倒一杯。
“越大哥,我看看你的表。”陳曉勇一杯酒下肚,壓抑的好奇心終於爆發。
越誌遠當然不會拒絕,這種情況他已經司空見慣。
陳曉勇戴在手腕,晃悠著手臂一副指點江山的意思。
“讓我也試試!”馬烽催促陳曉勇說。
少年心境,好奇心最強烈的人生階段。
但也有小心翼翼的人,宿舍裏麵除了劉斤、馬烽、陳曉勇外,其餘人都很好的壓抑了自己的好奇心。
誰也想試試好幾萬的手表有什麼不同,但都害怕磕著碰著賠不起。
就酒量而言,越誌遠首當其衝,反正大學兩年劉斤沒見他醉過,不管白酒啤酒。
其次是陳曉勇,那時候他應該是半斤白酒的量,啤酒能喝個五六瓶。
再下來是馬烽,白酒三兩就多了,倒是啤酒能喝個七八瓶。
剩下的冷驥、葉芳、謝佐惠都是一瓶倒,吳浩強更誇張,一杯就倒。
劉斤印象中並不記得張菁和黃晶的酒量,但看樣子一瓶啤酒應該不成問題。
但在這個平行世界,男生一般都不喝酒,女生才是喝酒的主力。好在記憶中,馬上民族自治區的人多少都喝點酒的。
99年的劉斤還沒有習慣喝酒,兩杯啤酒下肚,他就感覺有點天旋地轉。
推杯換盞之際,餐廳又來了一桌客人。劉斤暗自感歎一聲好巧。
其中一人正是比劉斤高一屆的同鄉姚升,剩下三人也都是馬上民族自治區的,孫振國和王磊都來自靠近東北的海拉市,穆德浩來自首府。
幾個人都對劉斤關照有加,劉斤很是感恩。
尤其姚升,後來他們經常聯係。劉斤開轟趴館的時候,姚升還入了一股。最後賠錢了,姚升也沒說什麼,對此劉斤一直深感愧疚。
四個人挨著劉斤這桌坐下,邊吃邊聊。
劉斤用手肘捅了捅旁邊的陳曉勇說:“聽口音是老鄉,過去認識一下。”
陳曉勇搖搖頭,沒有附和劉斤的提議。
劉斤隻是客氣一下,也沒想著讓陳曉勇陪著去,當下端起酒杯來到鄰桌。
“打擾了,各位。”劉斤先是打過招呼,然後對姚升說:“哥,聽你口音好像是包克圖的。”
“是呢!你也是?”姚升反問。
“我就聽著像,我也是包克圖人,今年剛來的新生。來我敬你一杯。”劉斤略顯興奮。
“是嗎?我們都是98計算機係的,剛好周六咱們包克圖組織老鄉會,一人交五十,你幫忙通知一下班裏的同學。”姚升說。
“沒問題,肯定通知到。”劉斤痛快的應承下來。
前世他因為五十塊錢費用沒有參加老鄉會,後來一直耿耿於懷,這次終於能如願以償。
初次相逢,點到即止就好。劉斤返回座位繼續和大家談天說地。
飯局結束,劉斤起身結賬。越誌遠忙搶著付賬,劉斤又象征性的搶了幾次,然後由越誌遠結賬而告終。
不是劉斤吝嗇,他現在急需原始資金,省這頓飯錢最少能進六張201電話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