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凶魑(1 / 2)

玉匣中紅白兩物似在遊走,急得“猴子”伸手就去摸玉匣,想馬上打開看看裏麵究竟是什麼東西。

陳光明一見,急忙伸手攔住“猴子”,用手一指女屍的臉說:“女屍頭戴麵具,不知是人是妖,而棺中香氣撲鼻,也不知是否有毒,我們先弄清了再說。”

說著讓“猴子”後退,自己則小心的去摘女屍的黃金麵具,可他的手剛觸碰到麵具,忽然 ,就見從石棺的棺蓋上飄飄蕩蕩的落下一物,由於太過突然,把陳光明和“猴子”嚇了一跳,以為觸動了機關,急忙將手縮了回來。

物體落在女屍胸前,兩人一看才知道,原來是一個“絲帛繒書”。由於二人隻顧觀看棺中情景,注意力太過集中,卻忽略了棺蓋,不想帛書從棺蓋上掉落下來。

絲帛是古代人用蠶絲織製而成,因古時沒有紙張,所以古人便把字寫在竹簽、樹皮、龜骨、淩綢之上,絲帛非常昂貴,不是布衣平民所能用得,絲帛上寫的書也稱作“繒書”。

陳光明伸手拿起帛書,打開來觀看,隻見上麵密密麻麻的寫著蠅頭小楷,很像是一個記事的帛書,上麵寫的是墓主生前經曆,字體很小,由於年代久遠,墓中光華四射,所以很難看清,隻能用理解的方式去看。

陳光明打著手電,邊看邊念給猴子聽,隻見上麵大致的意思是:“袁氏婉娘胡仙姑,生於唐都,拜太宗駕下太史令李淳風為師,修習占卜之術,後與師隨太宗東討高麗,船行於海上,忽濁浪滔天,烏雲蔽日,一黑龍肆意翻滾,使船不能行,隨設壇占卜,知此行為惹犯天怒,勸太宗撤回岸上,留我師徒二人帶少許兵馬祭祀東海,師偶尋密洞,洞中霞光萬丈,通向天際,又得修道之法,後又……”

陳光明正看得身臨其境之時,忽然,就感覺身後不對勁,正有一個毛茸茸的東西,喘著粗氣站在自己身後。由於洞中昏暗,陳光明的注意力又都集中在帛書上,根本沒注意身後。

陳光明看了看“猴子”,他就在自己的身側,墓室中又沒有別人,那麼喘著粗氣的又會是誰呢?

陳光明心知不妙,急忙回頭向後看去,這一看可把個陳光明嚇得不輕,原來不知何時,那個高大瘮人的墓室守護者——“凶魑〞,正站在自己身後,正津津有味的聽著陳光明念帛書上的文字,見陳光明回過頭來,伸出漆黑長毛的大爪子,向陳光明抓來。陳光明揮起手臂,阻擋凶魑來勢,急忙向後躲閃。“凶魑”一爪子沒抓到陳光明,卻將帛書抓個正著,大爪子抓住帛書放入口中,嚼也沒嚼一下就吞了下去,吞完後轉身直撲“猴子”。

陳光明一見,心知完了,最好的線索全在帛書之上,不想被它吞入肚腹。

兩人正聚精會神的觀看石棺和帛書,“凶魑”是什麼時候進來的?又是怎樣進來的?二人是全然不知。

這麼個高大而沉重的東西,來到自己身後,卻無半點聲音,真是讓人匪夷所思,不知所以。

“凶魑”吞完了絲帛繒書,直接向離它近的“猴子”撲去。

“猴子”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立在當場,不知所措。

陳光明眼見“凶魑”就要抓到到“猴子”,急忙高喊:“猴子,小心!”

隨後雙手抓住“凶魑”胳膊向後猛拉,這一拉將“凶魑”拉了個趔趄。

與此同時,“猴子”也反應過來,急忙向後躲閃。

“凶魑”見一抓不中,脾氣變得非常暴躁,瞪著腥紅的大眼向陳光明撲去。

“凶魑”高大威猛,而又凶殘暴戾,在墓中向二人猛撲。

陳光明左躲右閃,趁“凶魑”撲猴子的空隙,已將開山斧摸到手中。從背後向“凶魑”砍去,這一斧將“凶魑”後腦砍了一道口子,傷口雖大,但並沒見有血流出。

此時“猴子”也模槍在手,在墓中與“凶魑”戰在一處。

陳光明邊戰邊想,凶魑太難對付,簡直是不死之身,用什麼辦法才能將它製服呢?忽然,他想起墓室中的獵犬不知跑到哪裏去了?要有它們在可好辦多了,不如打聲呼哨試試,或許獵犬聽到哨聲會跑來救急。

陰陽眼陳光明探手在口打了兩聲呼哨,呼哨過後,卻不見有任何獵犬的動靜。

陳光明心想,獵犬怕是指不上,還得看自己。

這時“猴子”己抵擋不住凶魑,急忙舉開山斧向凶魑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