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因(1 / 2)

剛下過一場大雨,汴京的青石磚道上有些濕。

路上的行人三三兩兩。

醉春樓門前,掛著兩串紅紅的燈籠,有穿紅著綠身姿曼妙的女子在招攬著客人。

不過收效甚微,女子一聲歎息,轉身回到了大堂裏。

一進去,張媽媽麵色冷然,上下打量著鶯紅,嘲諷道:\"喲,快過來瞧瞧,這是哪裏的官家小姐跑出來了,在這兒閑著,還不快點去拉客,不然有你好果子吃。\"

鶯紅委屈道:\"媽媽莫怪,大雨路滑,天色漸晚,本就沒幾個人。\"

這一番話徹底激怒了張媽媽,她大步上前,拽著鶯紅,是一番劍拔弩張之勢。

樓上的清梧一邊彈著琵琶一邊腹誹,如今恰逢國喪剛過沒多久,官家子弟誰都不敢先來這種地方,更何況隔壁凝香樓來了好些子美人,這裏不就更沒人了。

媽媽冷哼一聲,正伸手正要去掐她,一抹纖弱的身影橫在跟前,正是清梧。

她扶著媽媽勸道:\"媽媽不是胸口悶嗎?我這房裏有上好的藥油,媽媽請,我給媽媽揉一揉。\"

一邊說著,一邊給鶯紅使了個眼色,鶯紅愣了片刻,頓時心靈會神,悄悄的退下。

張媽媽將清梧甩開,還是不住的唾沫橫飛:\"小賤蹄子,賠錢貨,養著吃白飯了,遲早一個個發賣掉!\"

這話說的極大聲,樓裏的姑娘都人人自危,這裏雖然是靠皮肉生意過活,但好歹穿金戴銀,吃香喝辣,要是被賣了,隻能做軍妓,那可能是真的苦不堪言。

清梧心下唏噓,兀自回去,更是凝神彈奏,不敢怠慢。

與其她姑娘不同,清梧是清倌,彈得一手好琵琶,平日裏倒也有些人捧場。

這樣清倌最好的結局便是在青春年少遇上一個大金主,金盆洗手作妾是最好的,要是等蹉跎了歲月,那就要被迫接客了。

不過倒也不急,如今她才十六歲,距離留下歲月痕跡的日子還早著呢。

直至手酸腰疼,半晚時分,清梧才回到房間,輕輕點燃蠟燭,才發現自己床上坐了一個人影。

定睛一看,可不是鶯紅,她正發著愣,見月琴一回來,兩行清淚就落下來。

還沒問清楚緣由,鶯紅就哭訴道:\"姐姐,怎麼辦呀,樓裏一下子冷清下來,媽媽整日裏指桑罵槐,我以後不想當軍妓,前頭桃兒姐被賣出去,昨日就折磨死了。\"

這話說的清梧心頭一哽,桃兒年近三十,本來就客源稀少,又不小心破了相...媽媽自然是容不得了。

清梧輕輕拍著鶯紅的被,安慰道:\"你就不要想這麼多了,媽媽天天說,可到底還是留幾分薄麵在的,不就發買了一個桃兒嗎?\"

這話說的清梧自己都不信,媽媽自私又刻薄,隻顧著撈油水,若非是當紅的紅倌兒,對那些沒有客源的姑娘非打就罵,客人的打賞錢也要搜羅下來,美名其曰給姑娘們加餐。

鶯紅漸漸止住了哭聲,羨慕的看著清梧,半晌才開口到:\"當初我蠢笨,學不來琵琶啊笛子的,早知今日如此,我就該好好下功夫苦學,但至於今日遭受非人的折磨!要是能嫁給人當妾,也是好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