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剛剛在村頭立威,驚走了那群地痞無賴之後,這一回進村順風順水,很快就來到了主家,也就是死者的家中。
一進門,接待他們的是一位五十出頭的中年男子,皮膚黝黑,長得很精瘦,一看就是常年在地裏做事的莊稼漢。
此人就是吳家當家人吳有發,也是吳有生的大哥。
當淩凡和林雨黎一走進來,吳有發一看有外人到了,當即跪在地上,對著二人分別磕了三個響頭,同時他身後的幾個兄弟還有一些兒子輩孫子輩的也是一一上前磕頭下禮。
這個時候已經有人在門外點燃了一掛爆竹,劈裏啪啦地炸了起來。
這是一種喪葬習俗,主家死了人,這個時候無論是誰進門,主家的血親們都得上前磕頭下禮,哪怕是以前的仇人來了也是一樣,這就叫死者為大。
主家血親們磕頭下禮,不是替自己磕頭而是替死者感謝,禮越重,說明這家後人越孝順。
麵對主家人磕頭下禮,淩凡,林雨黎雖然年紀比他們小,也得一一受著,如果不讓他們跪,那就是逼他們不孝,這是壞了規矩的。
待到這些血親們磕完頭後,淩凡來到了屋內正堂之中,就看到一具老太太的屍體被擺放在床板上,三層壽被將她的屍體蓋著,表麵上一時之間看不出什麼端倪。
在屍體的頭上還蓋著一道黃紙遮住她的麵目,黃紙上壓著一枚銅錢。
這枚銅錢則是用來辟邪的,防止屍體被周圍的孤魂野鬼所擾。
來不及細看這具屍體,按照規矩先吊唁,淩凡上前拿起五炷香就要點上,林雨黎看到這一幕小聲道:“不對吧!我看別人燒香都是點三炷,你點五炷是什麼意思?”
淩凡先是點燃了五炷香放在屍體麵前的白瓷大碗裏插上,然後指了指林雨黎身上的那件天師道袍道:“那是因為我們的身份不同。要知道普通人上三炷香,那叫作敬三寶。這三寶指的是一個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代表一個人的命運。命運,命運,命數氣運!上三炷香,那是祈求死者分得自己一些氣運來改變命數。而我們道士本就是化外之人,神仙一流,怎麼可能和凡人去爭這死者留下來的氣運?我們上五炷香,代表的是天地五方,求的是天地五方神靈庇護死者的靈魂順順利利地投胎。”
“原來如此!看不出來你這個東郭先生還挺懂行。”
林雨黎同樣照葫蘆畫瓢上了五根香,對淩凡眨巴了一下眼睛,這個女人倒是想要看看這個東郭先生怎麼裝下去?
淩凡笑而不語,他之所以懂這些規矩,那是因為他的識海之中有唐代國師王知遠的意識本源。
王知遠本就是首陽山天罡門出身,自身就是一個道士,後來還做了唐朝武周時期的一段國師。淩凡得到了這個老古董的意識本源,閱讀了此人的記憶,對於鄉村道士這一行當的手段規矩自然是了然於心,甚至在某些方麵的造詣要比尋常的鄉村道士高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