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牆之隔(1 / 2)

江雲返回到自己的院落時正值晌午,書院內的人漸漸少了起來,學子們不是去了經堂,便是武場,朝夕不懈的修行去了。因為自家的條件不錯,小姨也甚是疼愛江雲,所以他的小院內,有自己的武場,擺放了些石鎖、木樁等打熬力氣用具。

路過這裏時,江雲駐足,思索一下後拎起個百斤重石鎖試了試,雖說拿的起來,但很吃力,更難辦的是他這副身體——心意不一!

從前莫說百斤,便是萬斤江雲也視若無物,可如今換了一副身軀,反倒出了拖累,心中所想總是力不能逮,施力時,便有了栽跟頭的空落兒感覺,這便是‘心意不一’。

看來他對這具軀體的駕馭,還是有問題,如不能勤加練習,實力會大打折扣。

再有就是修行的問題……

按說憑江雲一生所學,若想急進有萬法可循,但天道損補清淨為正,戒驕戒躁,修行快有快的好,慢也有慢的妙處,陡然乍富,會讓他失去很多再也彌補不回來的感悟。

他之所以會有如此感想,是因為先前在堂上見過的周錦,雖然隻是草草看了一眼,但也瞧出,那周錦急攻猛進,修為雖然高強,已入洞玄九重,但根基不穩,如若照此發展下去,怕是要崩與後程,猛進之功最多可至洞神中期,凝煉神通之時,恐怕要出現難以逾越的天地桎梏!

也就是說,周錦如此修行下去,至多能到洞神中期,尤其是與堂上的那位素衣女子相比……

“咦……”想到這裏,江雲錯愕,忽覺那女子不簡單!她就秋煙雨嗎,如雷灌耳。

江雲思索,怎麼會把如此重要的人遺漏掉,而後恍然大悟。那秋煙雨在洞玄九重沉煉八載,心境純屬,已然邁入返璞歸真的境界,此等人一旦踏入‘洞真’,將會事半功倍,一日千裏,前途不可限量。

此人到是值得關注。

至於他自己……

阿貓阿狗!

這一世,他說什麼也要有長進,否則即便刑天重生,也隻比太微略勝半籌,還不是要被那老賊的奸計所製。即便不能參加這次的清明境曆練,也不過損失些天材地寶,孰輕孰重,他還是能分得出來。

修行謹記,每一層境界內,都有每一層的感悟,一旦錯過就再也彌補不回來,重生一次不易,江雲一定會好好珍惜。

如此,江雲打定了主意,先返回到屋內,換了身幹練的銀色武袍,偶後來到院中,盤坐調息,感受了下副身軀的損補狀況。

等有了計較後,他棄劍武強身,打熬起身材。

此身材,非彼身材,而是殿宇庭柱,材料之材!若拳腳不通,經脈不實,習劍也隻是耍個花樣兒。再說‘江雲’的劍法實在沒什麼看頭,鍾愛娘裏娘氣的‘水雲趕月’,這與‘他’的性格有關,藏念與心,隱忍過於,卻與如今的江雲不合。

江雲乃是一代狂魔,重生後本色不改,還是那個以狂為信,傲骨托身的刑天,洞玄境內重拾劍法,自然也該是他當年為小輩們所創的‘參天覆地’!

創出此套劍法時,江雲已入‘地境’,離天一線,劍招雖然精妙,自己也甚為滿意,但是錯過了領悟此套劍招兒真奧的最佳時機,如今再世為人,正好體悟一翻,精進與它。

想到這裏,江雲收心,打熬起身資,他的時間可不多。

於是,揮汗如雨,日夜不怠,拳風陣陣中撩起星光月影,收功時刻洞破霞光雙彩。不論何時,有人從江雲門前經過,總是能聽到那勤奮的習武之風,好似春時玉剪,送來姹紫千紅,又一個令人期待的夏日。

漸漸的,有那麼些人,對江雲的看法改變了。

……

五月這日,正值采令,迎夢坐與小院中,暗暗發著愁——表哥已有三月未歸家,母親為了此事分外憂心,已命她今日說什麼也要把表哥帶回去歡慶佳節,可那人,也有三個月未曾與她說過話,甚至連麵都見不到,難道他的錢還沒花完嗎?

若照以往,夜夜簫歌的江雲花錢如流水,隔三差五的便會回家要錢,姨娘每月給他的錢財,比迎夢多出好幾倍,但迎夢倒也不氣,隻是那人使錢的地方,太令人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