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夜談人口(2 / 3)

薑琪再怎麼美麗凍齡,和12歲孩子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她甚至比一些差役的年紀都大,古代的男孩子,15歲左右就該成家裏一個小頂梁柱了,這些小吏有老有小,最小的也就17歲,但已經是2個孩子的父親了

所以他們理所當然的認為薑琪也是幾個孩子的母親。

飯後,這些女子被帶到驛站南麵的一間大通鋪住下

小吏們一行三十多人分散住在另外三間通鋪

之所以這麼多小吏,其實主要都是用來保護司馬大人的

此行之中,獨孤三郎官最大,獨居上房

另有隨行的蕭都尉也安排了一個單間

蕭都尉單名一個球,家裏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姐姐,當年戰亂時期,五個哥哥隨父應召入伍,結果全部戰死沙場,家裏一下子就隻剩下一個10歲的男孩和13歲的女孩,蕭球母親聽聞噩耗後時常心痛如絞,沒兩年就去了

姐姐嫁人後時常補貼他,婆家人不滿,將她休棄了

姐姐自知理虧,也沒有糾纏,含辛茹苦的把他養大

成丁後蕭球毅然決然的背著行囊參軍去了,也不知是父親和哥哥們的英靈照顧,還是他自己有天賦,真就給他在戰場殺出一條血路,積累下了軍功被將軍賞識,將他一個白身提拔為了都尉

雖隻是下等折衝府的果毅都尉,但他一屆白身可以謀得這個從六品的官職也是不容易,他現在每月俸祿90擔,職田四傾,俸銀20兩,在他軍隊駐所的縣城裏也算小有資產,為姐姐再尋了一個好人家,自己也娶了同僚的妹妹,雖上升無望,但生活很是滋潤

這次少女拐賣案其實不算什麼令人震驚的大案子,隻幽州城一位世家子弟的貼身婢女外出采買時被人拐了去,這才引起的重視,走訪時發現這居然是一起大型的拐賣案,僅幽州一城,至少丟失了20多名少女

時任幽州刺史的裴鬆山裴大人年事已高,將此事全權交由司馬獨孤舟處理

蕭球的老上司對他頗為照顧,有意提拔,幾經周轉,終於讓他可以一同參與此案

蕭球對獨孤舟也有耳聞,知曉這是個麵熱心冷的

作為世家子,獨孤舟難得的清新脫俗謙遜有禮,又禮節周全,待人接物老成持重

但他們這些世家子都有一個毛病,視普通人如螻蟻

蕭球以前不太喜歡和他們這些世家出來的人共事,他們本事沒多少,要求一大堆,出門辦案跟野遊似的,分不清主次,辦砸了事情還得他們這些下屬頂鍋,憋屈的很

獨孤三郎倒是例外,這次辦案他思路清晰,指揮也井井有條,難得的是身先士卒,因著他的領導,此次行動才能在不損一員的情況下圓滿結束

隻是他與那少婦之間,好像藏著什麼事

那女子生的美麗,又有股子朝氣,五官俊美,膚若凝脂,看她手不能提的樣子,蕭球推測她可能是哪個大戶人家養在外麵的外室,不知怎的被人拐了去,看她的長相,被拐期間不可能留下清白,也不知道養她的那個大戶還會不會要她

這一路上,蕭球也偷看了薑琪一路,心裏甚至還有些小想法,要是包養她的那戶人家嫌棄她了,自己收她做個小也是一件美事

隻是這女子和司馬大人之間不清不楚的,自己暫時隻能靜觀其變

蕭球這邊剛睡下,那邊的一間上房就找驛卒要了一盤蒸餅

大洪的蒸餅類似於後來的包子,麵粉的皮包著蔬菜肉餡蒸熟

薑琪聽到一聲貓叫在牆根響起,猜測可能是獨孤舟給她打的暗號,就借著如廁的名堂出去了

驛卒不解,裏麵不是有夜壺嗎?幹嘛要去臭哄哄的茅房

茅房建在河邊,幾根木頭搭的一個建議茅屋,旁邊有幾顆大樹,獨孤舟手裏拿著個油紙包正等著她

“諾,先吃個蒸餅墊墊肚子,吃完了給你個好東西”

薑琪看著手裏的包子感覺沒什麼食欲:“不用,我沒那麼餓,你給我吃還不如給那幾個小朋友吃,真的太慘了,那麼小那麼瘦,那一個個好像都沒吃過飽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