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公子哥掙紮著爬過來,嘶聲說道:“母親!”
可他再驕縱,顯然也不敢對“城隍爺”有半分冒犯。
我一尋思,這做國君的,不都提倡以德服人嗎?為了一句話,搞得手下家宅不安,顯得不好。
於是我又開了尊口:“你也知道是婦人之見,何必這般大動肝火?罷了。”
我在心裏給自己這精湛演技點了10086個讚。
那城隍娘娘一愣,像是不敢相信,接著,鳳眼裏滿是感激,一下就跪在了地上:“方才臣妾因為犬子受傷,口無遮攔,現在才知道,真是我主親臨,臣妾告罪!”
那公子哥本來不信我是什麼主,一看連母親都跪下了,也慌了神,趕緊翻身跪了下來,再也不是之前的跋扈,而是十分明顯的後悔。
裝也裝的差不多了,我就開始旁敲側擊,打聽他們到底是什麼人。
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那個朝代叫景朝。
這就奇怪了,唐宋元明清我倒是知道,什麼時候有個景朝了?
可看著這個城隍爺這麼為自己的朝代光榮,我也沒好意思細問——細問就要露馬腳,要送命。
而這個城隍爺,就是景朝的重臣,手握兵權,位極人臣,後來天下大亂,群雄逐鹿,這個城隍爺為了疆土出征,殺了無數敵軍,軍功不在白起之下,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塊土地就是城隍爺爭來的。
但可惜那場大戰讓他身負重傷,贏來這塊土地不久,就重傷致死。
當時的國君給他追封為定國公,將這塊土地劃給了他世襲繼承。還給他建造了一個占地遼闊的大墓,來表彰他的軍功,當時車馬隨葬無數——那個城隍爺生前在這裏還殺死了不少敵軍,敵軍的屍體,也成了天然的陪葬,也就是那些數不清的陰兵。
城隍爺夫婦伉儷情深,他這一死,他夫人也慨然殉葬,帶來了數不清的珍寶陪葬。
而這塊地雖然飽含了那城隍爺的鮮血,在這裏立葬看上去很有意義,可這偏偏卻是個吞天之地,葬在這裏,是要斷子絕孫的——之前口含三塊肉的老爺子就是一個佐證。
所以那位擅長遊獵的獨生公子不久之後也死了,而那公子生前養的那些牙關細狗,也就跟著陪了葬。
這下,這個家族全入了土,誰還能繼承這塊地呢?而他們也認定了這塊地是皇封給自己的,一直拿著自己當這裏的主人,但凡有人誤入,他們就要殺之後快。
所以這些年來,林家溝子時常有人親眼見到城隍犬和陰兵,認定了這裏有城隍爺,時常會燒紙祭祀,求“城隍爺”保佑。
他們這些死人本來就又貴又凶,加上得到了當地人的香火,更加壯大,視當地人為自己封地上的子民,也就自稱城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