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三舅姥爺哼了一聲,說屁,那家懂點皮毛,用了填山鎮海法——提前知道這裏要發生火災,肯定從火神廟偷了信物,埋在院子裏麵了。
俗話說大水不衝龍王廟,大火認識火神的信物,自然也會繞著走。
我覺得很神奇,碰巧北四街真的有個火神廟,進去一瞅——別說,火神廟裏還真丟了東西——神像手裏拿著的扇子不見了。
我當時挺佩服,說這家人真夠雞賊的。
可老頭兒搖頭歎氣,說雞賊個屁,是蠢才對——你動了神靈的東西,一時看著占了便宜,其實早晚有報應。
果然,沒過多長時間,那一家人中了煤氣,雖然比鄰居晚了幾步,也完了。
這樣看來,有可能是那個所謂的馬神眼,看出了興隆宮要有水患,所以才建議管事兒的把水天王廟裏的東西,搬到了府衙之中鎮宅。
他們從水天王廟裏取走的,就是墊腳的承重小鬼,還有小鬼手裏捧著的那個鎮鬼令。
第452章 提燈神童
這個承重小鬼和天王鎮鬼令進了府衙之後,水災就來了,這天王是個水天王,所以才能解釋,為什麼大水過境,隻有府衙沒被淹沒。
之後,有可能那個管事兒的認為,打天王廟“借”來的東西還真挺鎮宅,就一直連小鬼帶天王鎮鬼令,一起埋在了府衙某個地方,據為己有了。
當然了,你用了填山鎮海法,偷了神靈的東西,那當地的神靈也不可能善罷甘休,一定會給你降災的。
所以,那個管事兒的才煽動本地人,讓他們不要再繼續崇拜水天王。
神靈的力量來源於民眾的信仰,一旦民眾不再上香信仰,那就等於背棄了神靈,神靈會慢慢的消失。
現在的社會,講究無神論,這些年,有很多靈驗的小廟,也因為無人供奉坍塌,裏麵的神要麼另謀高就,要麼就一直守在原地,逐漸不複存在。
民眾因為水患,責怪水天王不作為,水天王的靈力一定會大為削弱,難以降災和追討失物。
我正尋思著呢,一錯眼,就看見神殿下麵,還有兩個比較小,不顯眼的塑像,穿著一身紅衣,提著燈,像是給天王照亮的。
而這個紅衣神像身上,很明顯有被石頭砸過的痕跡,身上的紅漆都脫落了。
靠近一看,下麵有神牌名,叫提燈神童。
小湯也跟著我們看,他腦子快,一尋思,頓時也恍然大悟:“縣誌裏提起的,府衙裏出現的紅衣人,是這個東西?”
沒錯,照著縣誌的記載,自從水患過後,府衙就一直鬧鬼,把府裏的人嚇的夠嗆,有可能,就是那個承重小鬼鬧的——水天王派了提燈神童來抓他,露了動靜。不過顯然事情沒成功。
再一問興隆宮之後的曆史,也跟我猜的差不多——那個管事兒的雖然躲過了大水,但是局勢改變,也沒得好死。馬神眼在亂世之中也沒了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