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頁(1 / 2)

但是這個術法並不好做,還會耗費巨大的心血精力,甚至可能反噬,如果不是為了為國為民的大工程,哪怕大魘師也不會肯做。

而這個東西為什麼叫萬年術呢,就等於跟這個渠下壓的“鎮物”簽下了契約——我以好處許你,你跟我約定一個期限,在這個期限之內,就必須穩固的守誓言,保證這裏牢固。

到了期限,你才能自由。

而看魘物,這個萬年術約定的時間,應該是隻要小人的扁擔保持住平衡,你就要穩固——一旦不平衡,那萬年渠下的東西,就自由了。

剩下的事情我們就知道了——這個小人的扁擔本來可以萬年不倒,但是後來因為梁冬,這個小人身上挑的東西失去平衡傾倒,才釀成大禍。

看來那個傳說之中的得道高人,就是個大魘師了。

眼下,要讓這個小人回到了萬年渠,可這小人擔子裏的東西沒有了。

我就問梁冬,擔子裏的東西到底什麼模樣?

梁冬想了想,說道:“我就認識前麵的是一些小金粒子,後麵的好像是小銀粒子。”

沒錯——小金粒子,應該代表的是麥子,而小銀粒子,代表的是大米。

這就應上那個童謠了:“金滿倉,銀滿倉”。

而現在,擔子空了,本地才顆粒無收,死人泡水裏。

梁冬問道:“是不是把這個小人擔子裝滿就行了?”

江采萍答道:“可沒那麼容易,不信你試試。”

梁冬搖頭,懶得動。

程星河倒是感興趣,抓了點沙子就要往擔子裏麵試——可跟江采萍說的一樣,不是前麵的擔子把後麵壓起來,就是後麵把前麵壓起來,蹺蹺板一樣,根本就沒法保持平衡,隻能“顆粒無收”,沒法“顆粒滿倉”。

在古代,能設計出這麼精細的物件,勞動人民的智慧真是無窮的。

看來什麼都沒原配的好——還得找到那些撒了的金銀顆粒,才能讓這個挑擔小人重新起作用。

這時河“啪嗒”一聲響,顯然是那些水鬼聽到了我們說的話,又幫著去找那些金銀顆粒去了。

江采萍盯著那個挑擔小人,喃喃的說道:“按理說,這個東西確實能保萬年的,為什麼隻保了八百年……”

我也覺得裏麵不對——確實,眼下看來,是因為梁冬誤入,可在萬年渠建立起來的時候,那個“得道高人”為什麼搖頭,還留下了歌謠,預測出了梁冬會進來搗亂?

修建萬年渠的時候,肯定有什麼變故。

而且,那個甕中伸出三條腿的,又為什麼說我們騙它呢?

再說,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我還沒鬧清楚呢。

我就跟江采萍形容了一下那個東西的模樣,江采萍也皺起了眉頭,顯然對我說的那個東西,也沒什麼大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