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黛玉以後要嫁個怎樣的人家呢?如果被人欺負了怎麼辦?我和老爺都是年將半百的人了……”

董嬤嬤在一邊勸慰了一會無果,也不知怎麼一時亂想,忽然下意識就道:“倒是可惜,寶玉姑娘若是個哥兒,就極配咱們姑娘了。”

賈敏被這無厘頭的話逗樂了,瞬間破涕為笑。

+

“我懂事的時候就在揚州了。”黛玉領著賈瑛在屋裏轉,“對姑蘇這個老宅倒沒有半點記憶,所以感情都是從母親的話裏來的。她常常同我說在姑蘇的日子,我聽著,也把它當成第二個故土了。”

賈瑛看著一應布置,與賈母的風格極相似,在這基礎之上,也多了些江南的婉約感。

賈母除了精明能幹,還是個非常有生活情調的人,從賈敏起到元春和兩個玉,都受她影響很大。

賈瑛還記得自己小時候,隻會認基礎的顏色,是賈母特意叫人拿了許多布裁成一疊,一個一個教她認色,在她看來沒什麼差別的淺藍色,竟然就有無數種,名字還都美得不行。

等到她終於認色認得完全了,賈母又開始教她怎麼配色,學了配色又教她認布料,是什麼名字,有多少織,認完了布料,又繼續學花紋,什麼團花連雲提花纏枝的。

布料學完了,又拿自己屋子裏的東西耐心告訴她,院子裏種了什麼色的花,糊什麼色的窗紗,這裏是個什麼布局,那便要放個插屏阻斷一下。

賈母是個寓教於樂的,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係統,賈瑛感興趣就往這方麵講,哪天隨手抓到了什麼就說一下,賈瑛記不住也無所謂,以熏陶為主,倒不一定非要她學得多深。

賈瑛歎氣,這樣看來,老太太在不知不覺裏把挺多東西都告訴她了。

至少,以後自己不至於是看不懂人家送的布的好歹,也懂怎麼回禮才不會失了禮數了。

賈瑛看著黛玉,她正拉著自己說之後的日子要怎麼玩,臉上是掩不住的開心。就像是頭一次把好朋友帶回家,迫不及待分享玩具的小朋友一樣。

賈瑛覺得,隻是看到她這樣的笑臉,似乎都不那麼討厭那個惡心人的陳文道了。

林姑父和賈敏姑姑能活下來,即使她不再是林緗玉口中那個會因為失去父母,所以寫出好句子的林妹妹,也無所謂了。

沒必要為了曠世作品去讓她經曆那些苦難。

賈瑛歪頭看著她,忽然合掌:“對了,我還有件事情要拜托你呢。”

黛玉好奇,就見賈瑛笑嘻嘻道:“我給你找了個徒弟,你要是喜歡,就收下解乏。”

賈瑛說完了,招手叫香菱過來,拍了拍她的肩膀。

賈瑛笑道:“更主要的原因是,我起了個心思,等回京了,你就要同姑父姑姑一起住著了吧?我想時時同你見麵,幹脆起個詩社,我又不會作詩,你將這個小丫頭教會了,我以後就派她代我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