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妃垂下眸子,掩去了所有情緒。
***
等進了八月後,終於有了些許涼意,也是西北換防回來的將領抵京的日子。
今年李翾預備親自去近衛營,一來為迎接功臣,二來則是閱兵。他今年隻帶了李泓翊一個皇子,李泓衡和李泓謹都留在了京中。
本以為自己十拿九穩接到這件差事的李泓衡,心中生出了不滿。父皇難道真的打算將自己棄之不用,轉而栽培老二?
不過李泓翊不足為懼,他的母妃已經失勢,甚至還不如自己母妃。
李泓謹那身子骨本就弱,去年冬日裏折騰了一番,他能自個好好活著就不錯了。
倒是顧昭生的小皇子,聽說很得父皇喜歡,常抱著他見朝臣。他已經搬出宮中,自己母妃又被禁足,消息不夠靈通。
不過他們父皇又曾受過重傷,能不能永壽還很難說,到時候年紀小便是他的劣勢了。
李泓衡在心中有自己的盤算——哪怕他一時失寵於父皇又如何,聽說當年自己父皇更不被皇祖父喜歡,後來父皇不也得了皇位麼?
瑤華宮。
小皇子近來學會了張手要人抱,他最黏著的人還是顧昭。
李翾下朝後回來,看到的就是兒子張開小胳膊,伸出肉乎乎的小手,要自己母妃抱。
就當他要碰到自己母妃的胳膊時,卻被人從身後“偷襲”,軟乎乎的小身子被一雙有力的大手抱住。
小皇子偏過頭,發現是自己父皇,扁了扁小嘴。
父子二人大眼瞪小眼了一會兒,小皇子自知拗不過父皇,倒也乖乖的在自己父皇懷中,小手去揪他外袍上繡著的金色龍紋。
“昭昭,你別太縱著他了。”李翾輕鬆的抱著兒子,對顧昭道:“他可是愈發沉了,這兩日你的腰又不舒服。”
顧昭嗔了他一眼,小聲道:“我腰疼又不怪澄兒。”
天子終於還是將那日的“欠賬”討了回去,期間又多要了些紅利,難免讓她有些招架不住。
“若不是澄兒還太小,朕真想帶著你們一道去。”李翾頗有些遺憾的道。
顧昭好笑的道:“您要辦的事,我和澄兒去也不合適呀。”
“自然不是隨朕去近衛營,你們去行宮即可。”李翾顯然真的想過,他沒什麼猶豫的道:“正好以侍奉太後的名義,去住上幾日。”
其實顧昭自己也能用這個理由隨行至行宮,隻是李翾知道她定然舍不下兒子。
“等以後澄兒大些再說罷,我和澄兒在家裏等著您回來。”顧昭果然如李翾所想,還是把大半心思放在了兒子身上。
不過她方才說了“家裏”,倒讓李翾心裏覺得熨帖。
“罷了,朕自知爭不過澄兒。”李翾看了一眼懷中天真無邪的兒子,不由想著讓他快些長大,自己討個媳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