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1 / 2)

“就到這兒罷。”李翾沒讓她們再往外走,看著嬌妻幼子,雖然隻是暫時分開一日,卻格外有些不舍。

“皇上,您別著急趕夜路。”顧昭上前,替他整理好鬥篷。“我和澄兒等您回來。”

小皇子揮了揮自己肉乎乎的小手,奶聲奶氣的道:“澄兒等父皇,等兔兔!”

李翾彎起了唇角,溫柔的應了聲。

***

近衛營。

李翾正在看西北送來的軍報,張卓英放輕腳步走了進來,恭聲道:“皇上,大郡王求見。”

聽到來人是李泓衡,李翾皺了下眉。

兩個月前李泓衡來見他,說想在朝中求個差事,他已經知錯,不會像以前那般浮躁。李翾便將他放到工部去磨一磨性子,觀察他是否真心悔過。

幾日前他問起工部的劉侍郎,大郡王近來表現如何,得到“踏實肯學”的評價。

李翾聽出了其中的水分,“踏實”不過是說李泓衡勉強安分,“肯學”更是委婉的點了李泓衡的天資不足。

“讓他進來。”李翾放下了手中的奏報,麵上已看不出情緒。

門簾掀起,身著靛青色勁裝的李泓衡走了進來,恭聲行禮道:“兒臣見過父皇。”

李翾抬眼望向他,淡淡的道:“朕記得工部本旬該上奏京郊河堤重修之事,你可是為此而來?”

天子話音才落,李泓衡立刻心虛地移開視線。

“父皇,此事並非兒臣負責。”他還不知道劉侍郎為了在天子麵前給他說好話,準備將這件事的功勞給他。

他已經有十數日沒去過工部點卯。

李翾也沒戳破,等著他說出來意。

“父皇,兒臣的側妃衛氏昨夜誕下一子,兒臣特來向父皇報喜。”李泓衡懷中揣著折子,脫口而出的卻是這件事。

他滿是期待的看向自己父皇。

李翾聽罷,想起他的側妃衛氏正是心術不正的衛嫣,她又是正妃衛媞的堂妹,隻怕以後大皇子的後院不會平靜。

“母子二人可都好?”李翾沒有流露出對衛嫣的不喜,神色如常道。

李泓衡有點失望。

無論衛嫣如何,可這孩子卻是父皇的長孫,父皇竟沒有任何驚喜之色。

“多謝父皇關心,母子均安。”李泓衡心中存了怨氣,垂眸道:“兒臣已經讓人去宮中給皇祖母、母妃報喜。”

李翾微微頷首,吩咐張卓英準備給大郡王府的賞賜。

父皇和顧昭的六皇子出生時,父皇也是這般冷淡麼?

李泓衡定了定神,終於說出了今日來意。

“兒臣近來想到幾點在糧草運送方麵可以改進之處,已經整理成文,請父皇過目。”他從袖中拿出一本折子,直接呈到了天子麵前。

李翾微微蹙眉,還是接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