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的菜量不大,一個鍾頭盤子基本清空,除了冰鎮芥蘭剩了幾根。
這家芥蘭挑得嫩,去皮切成條,沾醬油青芥很鮮。湯媽讓湯睿銘吃,湯睿銘說他吃不下。張昕覺得他是不喜歡蔬菜,瑤柱炒飯明明就吃個不停。
服務生來收盤子,張昕看沒人動芥蘭,就把它們夾進碗裏。
湯媽笑著說:“小張你的習慣真好。”
張昕臉紅了紅說:“芥蘭很好吃。”
飯後要上甜品,湯媽要了杏仁豆腐,張昕也要了一樣的,兩位男士和跟著一起上了四份杏仁豆腐。
吃完甜品,湯爸用毛巾擦了擦手和嘴,看張昕也吃得差不多,說:“今天什麼都不談也不合適,我剛說隻當吃飯,現在我想食個言,小張你介意嗎?”
張昕吃飽飯又吃甜食,時機和狀態都對,搖頭表示不介意。
湯爸笑了。他不笑的時候很精明,笑起來卻很溫暖,工作中應該是個受下屬愛戴的領導。
“我相信你們分手是湯睿銘的問題。”湯爸先批評湯睿銘,“談戀愛是兩個人交朋友,一上來就談結婚,不管哪邊都要嚇跑的。我如果有個女兒,也會建議她對這個男孩子再觀察觀察。結婚是人生一部分,戀愛也是人生的一部分,享受過程最要緊,這才不算虛度人生。”
和張媽的態度完全相反。
如果湯爸隻說湯睿銘惦記張昕,她可能會緊張,眼下他先批評自己兒子,張昕就好過多了。
湯爸繼續說:“我們行裏啊,很多女孩子都研究生畢業才談朋友,30 多歲才考慮結婚。我們支行還有個副行長,比我年輕幾歲,一直沒結婚,就談朋友,也很瀟灑。我們家傳統,但也理解,這是個多樣的。所以小張你能把話說明白,我覺得你很成熟很負責,這方麵我們湯睿銘是差了。”
張昕聽著湯爸的話,又看了看湯睿銘——他不吭聲。不知道自覺理虧,還是家裏商量好,不讓他說話。
“所以這次他請小池同學幫忙約個飯,我們也跟著一起來,還是我和他媽媽覺得可惜。不是說分手可惜,如果確認不合適,分手是對的,我們是覺得這事沒處理好太可惜。你們都是好孩子,緣分有很多種,有緣分就很難得,不隻是一種結果。我年輕時候談的朋友他媽媽都知道,還是我們行裏的同事,開會常碰到,過節還走動。你們能做到這樣也可以,順其自然最好。不知道你們同意不同意?”
說到這裏,湯爸不再說話,當留個問題。服務生走過來加水,他讓買單,然後說工作日早點回去休息,大家就散了。
張昕知道這對父母是溫和的,但骨子裏還是驕傲的。
離開餐廳,湯睿銘說要送一下張昕。把湯家爸媽送上車之後,張昕說要坐公交車回去,他們就往車站走。
霓虹下的街上都是小店,這一片是老城區街,很多開出連鎖店的館子都從這裏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