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1 / 2)

常皓的論文寫作史就是他的曖昧史,N 位學姐學妹的心血,最後由他妙筆彙總,再選一個心不在焉的導師,妥妥得到一個 A。

以此類推,這本招商手冊大概率是本百家衣。

張昕覺得無聊,她不關心字號、色調、配圖,她要的是客戶和現成資源。一般來說,手冊最後幾頁會有意向客戶,都是現成入住的商戶。這些商戶等於替購物中心先行背書,證明購物中心的價值,也是這份手冊的最高價值。

她望著手冊一頁一頁翻下去,最後跳到展望和致謝……沒有客戶信息。

這出乎張昕意料。作為第一梯隊商業地產公司,沒有背書的合作夥伴,這份手冊就是做了個寂寞。分析報告是批量生產的東西,沒有客戶,它們就無法變現。她想提問,猶豫了一下,決定還是看謝晉宜有什麼高見。

從張昕的位置看過,謝晉宜的腦門邊緣一圈藍色光暈,好似佛光。

他沉默,沒有任何補充。

“如果大家有問題,可以現在提出來。”常皓沒有看向張昕。

“常經理,我有問題!”張昕舉起手,“我在手冊中沒有看到意向合作品牌,這是為什麼?”

“這個我來回答。”謝晉宜插話進來,“An-21 和心紀在定位上有差別,經過公司研究,決定重新篩選品牌商,所以需要張經理多賣力了。”

張昕想了想,繼續問:“那已經合作過的商戶還繼續合作嗎?”

謝晉宜沒回答。

張昕不再追問:“感謝謝總,我沒問題了。”

散會後,謝晉宜交代大家招待常經理,他有事要出去一下。

招商部說一起用餐,走到樓下,發現下雨,便七嘴八舌地說回去拿傘,還有說幹脆吃食堂。張昕不想參加,但今天是避不開了。

大家問常皓要不要去樓上食堂吃炒菜。他說不用麻煩,大家平時吃什麼他跟著。於是一群人就去窗口排隊。張昕拖在隊伍後麵裝著打電話,冷眼看著前麵的同事對常皓熱情似火。

正是飯點,人不少。常皓排在張昕前麵,中間隔了四五個同事。輪到他時,食堂阿姨見是生麵孔便問哪家公司,還一樣一樣介紹今天什麼菜好,熱情得不得了。

等張昕取完餐,大家已拚好長桌坐成一排,常皓對麵的是空的,像故意留的。她大方坐過去,和常皓二人的餐盤排放,一比對,發現兩人吃的一樣:西蘭花、蔥烤大排和羅宋湯。

但常皓的大排比她的大了半塊。

好事的同事朝飯菜窗口叫了一聲,“阿姨,你看常經理長得好看就這樣啊。”

阿姨罵,眾人大笑。張昕抬頭和常皓的視線對上。

“筷子我沒用過。”常皓拿起餐盤上的筷子,把自己的大排夾到張昕盤裏,又把她那塊夾到自己盤裏。

這一出張昕非常不適。他們交往的時候,他也做過這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