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1 / 2)

張昕知道他談不出結果,這兩家運營都不行,營業額估計也不好看。相比之下,文石的營業額能穩定在高位,按照 An-21 的硬標準——高回報的租金,已和這兩家高下立分了。

張昕也不去打聽馮立十談的結果,安心做自己的事。臨近下班,接到了一個電話,聲音耳熟又想不起來。

對方自我介紹是蘭的李徽。

張昕這才記起是那天的副總,正想著怎麼答複,李總先說:“抱歉那天我們的對話被打斷了,如果有時間,希望能再和您做一次麵談。”

“好的,我明天上午有時間。”張昕說,“還是去您辦公室?”

大約見張昕爽快,李總又有些不好意思:“但最後如能和 An-21 簽約,我們還是會先通過代理公司,因為有合同,但支付傭金的是我們,這個請您放心。”

張昕失笑:“你們談好就行。”

次日上午,張昕一個人去了蘭,還是童總經理和李總麵談,但氣氛多少和之前不同。

童總說看出她是個行家,希望能了解她怎麼看待蘭的運營。又介紹了自己的背景,他在這家公司二十來年,最早從一線品牌公司跳過來,但遇到的局麵卻是一直換投資方。

“他們任它枯萎。”童總用了“枯萎”這個詞語,張昕看出他對這個品牌的感情。他自嘲想過蘭最初被收購又不好好運營,可能為了防止它成為原來子品牌的競品,後來又覺得高看了那群外國人,他們隻是傲慢,現在又隻願意打通購物中心的渠道,追加了一筆投入。

這段話雖然平靜,但還是有些喪氣,童總職業生涯中最好的歲月都在蘭。聽到這裏,張昕猜蘭的總部也可能是另有打算:包裝再出售。

後來他們務虛和務實都聊,張昕覺得不是很能幫上忙,但還是從自己運營商場的這幾年所看到的商戶發展來談,就當是自己的行業見聞,最後回歸到 An-21 設立門店的事,她建議可以考慮一樓或者二樓動線上更有優勢的位置。尤其是追加投入金額有限,大麵積不是最優選擇。童總讚同。

到了中午,童總因為有事要出門,就讓李總留張昕吃飯。

張昕婉拒,李總說送她到樓下,到了門口,他才問:“張總監,我覺得你的名字和樣貌都熟悉……你是湯睿銘的太太嗎?”

午餐是在附近的西餐廳吃的。

李總推薦了能量色拉和酥皮蛤蜊湯,張昕要了相同的,兩人坐在露天的遮陽傘下聊天。

大約想拉些關係,李總主動自我介紹:“你不記得我也正常。我和湯睿銘是同批管培生,大他一歲,我們輪崗時遇到會一起喝咖啡,還都是他請的。我在公司家庭日上見過你兩次,還私下問他你們是怎麼認識的,大家很羨慕他那麼早解決了人生大事。

張昕在想是否直接說“我們離婚了”更好,但又想聽下去,就沒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