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養尊處優多年,在牢中這幾日,已快散了骨架, 別說去艱苦的地方服刑了,能不能活著到地方都難說。
為此,嚴夢舟特意安排了人隨行。他是一定要這兩個老人家活著的,活著遭受苦難。
施芝華夫婦二人檢舉是忠, 也是不孝,最終被剝奪了官職, 永生不得入仕。
施長林這邊倒是不好判了, 他夾在父母兄長與子女之間, 既與受害者有關, 又是包庇者。刑部的人顧慮著嚴夢舟與施綿的婚事, 請景明帝親判。
景明帝將認罪書翻看一遍, 把人交給了嚴夢舟處理。事發數日, 嚴夢舟始終未提退親的事,景明帝想看看他會如何對待這個嶽父。
是恨極要殺了他?還是顧慮著那位已定的王妃的感受,直接將人放了?
按嚴夢舟所想, 施綿的父母都該下地獄。他知道自己在血緣族親的事情上較為偏激, 與施綿的處理方式不同, 硬是克製住了殺意。
嚴夢舟親去牢獄見了施長林一麵。
“沒有我,她能活得更好。”施綿已與嚴夢舟綁在一起,施長林心中無掛念,頹喪跪地,“但求一死。”
“你死了,讓小九自責一輩子?”施家的事情是施綿要揭露的,施長林為此而死,不是要她背負愧疚還能是什麼意思?
嚴夢舟極其厭惡他,為了施綿忍住,問:“你那繼室又要如何處置?”
施長林的繼室孫氏,進門時長寧郡主已死去三年,與案件無關,所行惡事唯有在施老夫人的授意下,與三歲的施綿見麵後,假裝重病。
這罪名說大不大,說小,又很惡心人。
施長林當初沒想娶她,是孫氏答應入門後會待施綿為親女,他才娶了的。不曾想,孫氏出爾反爾,進一步坐實了施綿克親的虛言。
自那以後,兩人離心,後來施長林離京,連帶孫氏生下的兒子施茂峰,十多年來都沒被他正眼看過。
他從第一段婚事起就做錯了,一步錯,步步錯,到現在,父母成仇,兩個妻子都恨他入骨,最無辜的女兒與兒子,受他所累,困苦半生。
嚴夢舟見他久不說話,不再管他的閑事,道:“你既有孝心,那就隨老太爺去苦寒之地服刑吧,要死也請記得過幾年再死。”
施家祖輩與父輩都有罪過,幾個孫輩則是一個都不知情。
長房的施茂笙驟然得知生母與幼弟是被親生父親所殺,祖父祖母皆是幫凶,意誌幾乎潰散,多虧周靈樺照顧好庶弟、支撐住他。發生了這種事情,他在京中已然待不下去。
小的幾個都是施芝華的子女,也將隨他離開京城。
這正是嚴夢舟想要的結果,施家人全部離京,與施綿斷了聯係,是死是活,再不相幹。待他日他與施綿回了荊州,京城也好,施家也罷,都將是一場虛幻的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