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攔轎者何人,護送者何意(2 / 2)

“殿下,您這般做派是不是太冒險了?這畢竟是在宮裏,興許咱們過來的時候,還有這乘轎子走這兒,都會有人瞧見……”

“冒險?隻要是能用錢做到的事情,就不算冒險。”淮王放下扇子,看也不看身後那個心腹太監,隻淡淡地說,“她能把見到本王的事拿去和誰說?她家裏隻有個十二歲的弟弟,什麼忙都幫不上,那位太夫人對她隻是利用,至於其他叔嬸就更不用說了。至於她和宜興郡主之女張惠心交好,難道她能對人家說本王攔著她的轎子說了剛剛那一番話?她如果聰明就該知道,這話和誰說都沒用。本王惦記著她,她就最好想點法子促成了這樁婚事。有什麼比家裏出一個王妃更能抬舉她弟弟的,就是她家裏的祖母和叔嬸,也不敢再小覷了她們!”

那中年太監聽了這一番話,縮了縮腦袋不敢再多言,而淮王則是若有所思地望著那轎子遠去的方向,又摩挲著下巴思量了起來。若說聯姻,京城有的是更多的勳貴可以選擇,就是文官世家,也有不少好人選,但好容易從乾清宮打探到那個消息後,他立刻改變了主意。不管如何,父皇留心的人必然有過人之處,相反,靠聯姻獲得的助力就微不足道了。

而人在轎中的陳瀾已經是心亂如麻。盡管這還隻是第二次見到這位皇五子,但陳瀾卻從淮王這番話中聽出了不少信息。自家的情形對於京城的權貴來說不是秘密,因而朱氏以及陳衍的事淮王知道並不奇怪。可是,淮王憑什麼知道她是聰明人,又憑什麼口口聲聲讓她隨了他,莫非他有把握能夠掌控選妃的事?

而且,此人恣意胡為不假,卻是抓住了最要緊的一點,那就是她不可能把剛剛的事情拿去和人商量。朱氏雖是祖母,卻不是親的,她不能將把柄送到人家手上;弟弟還小,知道了指不定會氣炸成什麼樣,更完全幫不上忙;宜興郡主和張惠心母女固然是好心人,但有些事情可以對她們說,有些事情卻實在是不方便,而且這叫她如何開口?

想到這裏,她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氣,使勁掐了掐手心,竭力讓自己激蕩的心緒平靜下來。突然,她記起剛剛淮王曾經提過,說是五乘轎子分五路,走的是西苑,心中不禁更生疑惑。可對於宮中人事,她知曉的極少,單憑已知的信息怎麼也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因而也隻能耐著性子等停轎。就在一段漫長得幾乎讓她窒息的行進之後,轎子終於再度落下了。這一次,不但有一隻手輕輕上前掀起了簾子。

“夏公公……”

一手扶著轎簾的正是夏太監,他笑吟吟地向陳瀾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就說道:“東華門今天進進出出的人多,所以皇後娘娘特意囑咐,讓你們從西華門走西苑,從西安門出宮,你們家裏的車轎也都在那兒等了。你們這幾家都在西城,回程也能少走些路。皇後娘娘還派了新任的天策衛指揮使護送你們,絕不會撞上什麼魑魅魍魎之類。”

陳瀾彎腰出了轎子,這才看到那邊不遠處的白玉須彌座上,赫然是一座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的高大城樓,料想就是夏太監口中的西安門城樓了。而在那城樓的券洞旁邊,站著數十個黑衣黑甲的衛士,為首的那人披著一襲大紅的大氅,當他一眼看過來的時候,她立時認出了人來,那竟是楊進周!平複了一下心情,她便對夏太監襝衽施禮道:“多謝夏公公。”

夏太監似笑非笑地轉頭看了一眼,隨即便輕咳了一聲說:“三小姐客氣了,若是還有什麼想說的,不妨對咱家直說就是。”

早在夏太監說什麼魑魅魍魎的時候,陳瀾就隱隱約約覺得話裏有話,而此時聽到夏太監這接下來的一句話,原本尚有些懷疑的她登時心中一緊。就在她幾乎想要說出前事的時候,電光火石之間,另一個念頭猛然間也取代了剛剛已經到了嘴邊的話。

“今日能進宮拜見,已是陳瀾三生有幸。之前所呈壽禮雖說費了一番功夫,但其實隻是尋常俗物,並不敢當娘娘賞賜,又怕不領不恭,這才惶恐收下,心中實是有愧。勞夏公公代我稟告皇後娘娘,陳瀾歸家後將盡力教導幼弟,以期將來能夠成才報效朝廷,不負皇上和皇後娘娘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