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從前汝寧伯楊珪在襲爵時備了厚禮請陽寧侯太夫人朱氏指點迷津,但兩家從前往來並不太多,還是後來汝寧伯夫人想為世子楊艾聘陳氏女為妻,這才有了走動,後來又真正成了姻親。可作為陳瀾來說,位於金城坊汝寧伯胡同的汝寧伯府她還是第一次來,而且如果不是新婚之後必須要見男方的親戚,她甚至根本不願意踏入這兒半步。
此時此刻,隨著楊進周入內,她便敏銳地察覺到,這座府邸不比常常修繕的陽寧侯府,盡管最外頭的門麵還光鮮,但哪怕是如今的中路正宅,也已經露出了難以掩飾的頹敗來。青石甬道上有不少斷裂的地方,廂房屋頂上的瓦片瞧著有些參差不齊的景象,而從引路的那位媽媽刻意挺直腰杆,左一個咱們汝寧伯府右一個咱們太夫人如何如何,又是炫耀往來的那些人家,又是炫耀家中少爺們如何爭氣,她更是感到了一股底氣不足的跡象。
怪不得朱氏曾經評價說,汝寧伯家如今不過是二流勳貴!
陳瀾原以為如今總當是在正堂見長輩,誰料引路的媽媽竟是過其門而不入,徑直帶她從旁邊的門繼續往裏頭直走。這時候,她不禁用征詢的目光看了一眼楊進周。
“汝寧伯府的正堂名曰奉殊,是早年太祖爺欽賜的牌匾,除非正旦冬至這等祭祖大日子,素來並不開啟,咱們這會兒是去太夫人的榮壽堂。”那媽媽卻是眼睛賊尖,看到楊進周仿佛要答話,便搶在前頭解釋了兩句,又接著說道,“這會兒除了太夫人,二夫人、三夫人、五夫人、六夫人,還有上頭老太爺那一輩的二老太太和四老太太,再加上所有少爺奶奶小姐們,全都在榮壽堂裏等著。”
這無非是炫耀此時的排場有多大罷了,陳瀾哂然一笑,沒有答話。須臾,夫妻倆就又過了一道穿堂,這一回才一出去,就隻見正房大門口整整齊齊地站著八個丫頭,全都是一色的青布小襖墨綠色比甲,一個個肅穆得仿佛是雕塑,全都是垂手低頭大氣不吭一聲。待到她和楊進周從挑起的門簾入內,就隻見大堂中亦是一聲咳嗽不聞,所有人都穩穩坐著,那脊背一個賽一個的筆直。
隻這安靜的氣氛總得要有人來打破,右手第一位坐著的汝寧伯夫人鄭氏便笑著站起走上前來,半真半假地說:“家裏人一大早就等著了,你們竟是這會兒才來。”
陳瀾本能地感覺到,踏入這屋子,楊進周身上那股生人勿近的氣息陡然增強了一倍不止,甚至連人都仿佛僵硬了些許,因而便笑道:“二嬸恕罪,實在是在宮中耽擱的時間長了些。皇上留著老爺吩咐正事,幾位娘娘則是拖著我不放,再說又要繞道東城,所以時間就耽擱了。”
鄭氏也不過是一說,楊進周和陳瀾夫妻倆先去的宮中這兒誰都知道,也都明白此時挑不出理,隻陳冰看著陳瀾那一身大紅的二品服色,心裏怎麼都覺得咽不下這口氣,當即嘲諷道:“西安門距離這兒那麼近,偏偏繞道東安門,近路不走反走遠道,倒是看不出,頂頂聰明的海寧縣主居然會這般遲鈍。”
“多謝二嫂指點,若是換做母親,不論西安門東安門北安門自是完全不忌的,隻我區區一個縣主,除非事出緊急,否則還不夠資格走西苑。”
陳瀾笑吟吟地把這一句質問擋了回去,這既是駁斥了陳冰的挑釁,又表示了若是遇到緊急,她自己這個縣主絕非是擺設,因而此刻她環視一眼眾人,見有些人不屑地或抬高或別過目光,有些人卻露出了刻意討好的笑容,她心裏明白,汝寧伯府果然如自己探聽的一般並非鐵板一塊,便又對鄭氏歉意地笑了笑:“不過確實是晚了些,若耽誤了各位長輩和兄弟姊妹妯娌的功夫,我代老爺賠個不是。”
一硬一軟之後,眾人不好再挑剔,就連陳冰在領了汝寧伯夫人一個眼色之後,亦是怏怏然坐下了。緊跟著,陳瀾和楊進周方才依次上前拜見一眾長輩。雖說這磕頭行禮甚是繁複麻煩,入手的紅包掂著也都輕飄飄,這一個個人端著派頭的嘴臉也令人厭惡,但陳瀾在家裏對陳瑛馬夫人之流尚且能夠恭恭敬敬,此時這難能見的一撥人她自然有足夠的耐心去應付。
及至晚輩相見時,她一口氣撒出去了頗多小荷包,可給著給著,她就覺得最後數目不對了。為了以防萬一,她早就一一寫了名單,甚至還多預備了一些,可如今後頭還有四個才一丁點大的小男孩,她備下的荷包卻隻有一個了。電光火石之間,她就發現這幾個孩子從五六歲到三四歲不等,總之比前頭的小了一大截,而且輩分竟都是侄兒,她眉頭一皺就計上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