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同治帝如何而死(1 / 2)

同治是清朝人關後的第八位皇帝,1874年]2月駕崩,即位時才六歲,而死的那年僅十九歲。即位前後不滿十三年。同治皇帝是慈禧太後的兒子,這樣的一個小皇帝,他是怎麼死的?有人說他是嫖妓後得了風流病梅毒而不治身亡;有人認為他是得了清朝人最感到可怕的天花,當時的醫學根本治不了這種病;還有人說是死於疥瘡,也有人認為他是被慈禧太後害死的。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同治帝死於梅毒,在同治死後流傳頗廣。據《清朝野史大觀》記載,同治帝與皇後阿魯特氏相親相愛,但慈禧太後不喜歡阿魯特氏。慈禧開始常命皇後等人陪她看戲。但皇後喜靜,每次看到男女私情,則麵壁而坐。慈禧對皇後不滿。皇後多次受責怪。慈禧濫施淫威,限製同治帝寵愛皇後,強令其移愛慧妃。而同治偏偏討厭慈禧所喜歡的慧妃。

同治帝盡失情愛之樂,於是與太監佞臣常常微服外出尋花問柳。在一些正規學術著作裏都記載著同治帝微服出宮,出入煙館妓院的故事,如蕭一山所著《清代通史》中就有同治因出遊而患梅毒。北京外城的著名妓院中,清朝的官員是常客,同治生怕被臣下發現,不敢去,不敢去京中較大的妓院名樓,專門找隱蔽的小妓院、暗娼等處。當時還有太監在東華門內開煙館,藏垢納汙,導男引女,供其取樂。侍讀王慶祺又進**,同治縱情享受。

一些王公大臣注意到同治帝微行紛傳於內外,屢次勸諫同治而毫無成效。有一次,同治帝對醇親王當麵勸諫矢口否認,醇親王隻好把時間、地點一一指明,同治帝卻一再追問他消息的來源。

據說,同治從煙花巷院染上梅毒,開始時毫無察覺,但後來病症發到了臉上,繼而發到背部。才召太醫診治。太醫一看,大驚失色,不知如何是好,因此請命於慈禧。慈禧下旨道:“恐怕是屬於天花。”於是,禦醫們按照出痘的醫法開藥,沒有效果。同治帝得病後內心十分急躁,厲聲大罵太醫:“我得的不是天花病,為什麼要當作天花來治療?”太醫回奏:“太後命之。”同治帝這才不說話,而內心咬牙切齒的發恨。臨死前的幾天,同治帝的頭發全部脫落,下**潰爛,發出極其難聞的臭味,據說潰爛處有洞,能看見腰腎。

清朝官方修的史書和一些官員的筆記日記中,都稱同治死於天花,其原因是他們為了皇帝的顏麵,不得不對皇帝的死作出合理交代。如果說當時把梅毒當作天花來治,最後皇帝也死掉了,這樣的消息傳到外界,豈不被世人恥笑?《翁同和日記》中記載說:“風聲過大,且非兩宮聖意。”梅毒在當時是絕症,以天花治之,顯然是為了掩蓋醜聞,以免丟皇家臉麵。所以同治日益病重,最後痛苦而死也就不奇怪了。

也有人認為同治病死與太醫誤診有關。當時的太醫誤將梅毒當作天花治療,結果用藥不當。有一個叫唐魯孫的人抗戰時期在北京居住,結識了一位清朝的張太醫,此人是光緒朝的太醫院院判,曾為同治治過病。張太醫說,同治病時,許多太醫都隻說是天花,隻有他所開的藥方斷定為梅毒。等到同治死後,慈禧太後才知道其他的太醫都沒有看出真正的病因,隻有張太醫的診斷是正確的,因此屢加升擢。

還有一種說法是同治得了天花而死。當時的官方典籍及其後的正史均持這種說法。而且人們在清代檔案中發現了記載同治帝脈案的《萬歲爺進藥用藥底簿》,比較詳細的記錄了自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下午同治帝得病,召禦醫李德立等人人宮請脈,直至十二月初五日夜病死,前後37天的脈案,完全可以證明同治帝是因患天花而死的。這本脈案是敬事房太監根據當時的禦醫每天請脈記錄和所開的方子,譽抄彙輯成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