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毅勇侯手下的將領,父皇已經換了五成,毅勇侯還沒有發覺,可見毅勇侯並無識人之能。”這五年,宣德帝一直都在對毅勇侯手下的將領出手,五年來循序漸進,換掉了毅勇侯近一半的心腹,但毅勇侯並無察覺,隻衝這點,顧晗對毅勇侯的評價就降了不少。

現在讓宣德帝顧慮的就是史官的筆和朝中武將的心。

“兒臣覺得若是想要解除毅勇侯的兵權,還是要通過戰事來解決。”顧晗想了想道:“若是我記得不錯,前兩日我大齊在北狄的暗探就傳來消息,北狄想要進軍我大齊邊境,兒臣以為這就是一個好機會。”

宣德帝立時聽出了顧晗的話外之音,感興趣地問道:“具體說說。”

“父皇可在初時造出北狄來勢凶猛之勢,命毅勇侯出兵。”顧晗說道:“若是毅勇侯不願出兵,父皇可借此機會正大光明地解了毅勇侯的兵權,交給領兵的將軍。”不願意領兵打仗的將軍還要兵權幹什麼,留著好看嗎?

“若是毅勇侯願意出征呢?”宣德帝問道。

“若是毅勇侯願意出征就更簡單了,若這場戰役贏了,但戰場上刀劍無眼,受點傷也是正常,回來後正好可以安心在家頤養天年,若是敗了,父皇也能以毅勇侯兵敗為由解了毅勇侯的兵權。”顧晗道:“當然還有更簡單的,就看父皇對毅勇侯是什麼態度了。”

“說說看。”宣德帝轉了轉手中的扳指,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五年的時間,毅勇侯對他沒有半點恭敬,非臣子之道,那他也沒有必要顧及君臣之義了。

“父皇可以用毅勇侯的性命換取邊關將士的同仇敵愾。”顧晗仿佛半點沒有要人性命的冷厲,依舊溫和如初。

“這個主意好,毅勇侯是他們殺的,朕再厚葬毅勇侯,賞賜毅勇侯府,還能收攏軍心。”宣德帝覺得這是個不錯的主意。

“這個主意雖好,但是兒臣覺得毅勇侯應該不會願意出征的。”顧晗搖了搖頭道:“自父皇登基以來,雖說四海升平,但是戰事還是有的,而毅勇侯從不主動請纓出戰,這次應該也不會例外。”

毅勇侯為何不願意出征,一是因為出征的話風險難料,很有可能戰死沙場,二是因為若是毅勇侯不想讓自己手下的十萬精兵犧牲在戰場上,他需要這十萬精兵撐腰,才能在京中橫行無忌。

“毅勇侯其實根本沒有多少謀略和膽魄,這點他自己清楚,朕清楚,很多朝臣也清楚。”宣德帝道:“也就是先帝那個時候識人不清,朝中無武將可用,才讓毅勇侯有了機會。”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