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晗今年二十八歲,卻已經博士畢業兩年了,其實一個才畢業兩年的博士,按照常理來講是不能單獨在研究所中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實驗室的,但是顧晗不一樣,她在博士就讀跟隨自己導師做實驗期間,不止一次有過突破性的發現,在最後那篇引起醫學界巨大反響的論文上,顧晗的署名僅次於自己的導師。

那個時候,顧晗就已經有了獨立實驗的能力,而且在她博士畢業後的兩年,也拿出了一些研究成果,這讓研究所對顧晗很是重視,也是因為這份重視,才沒有在顧晗提出自己現在這份實驗的時候沒有被一口回絕,這才有了後來阿衡幫自己周轉的餘地。

顧晗在吃早飯的時候,遇到了自己的實驗助手周楠,周楠和顧晗打過招呼後便坐在了顧晗的對麵,對著顧晗道:“顧博士,您昨天晚上發過來的新的實驗方案我看了,比之前的……”

顧晗看到周楠欲言又止的樣子,笑道:“有什麼話不妨直說,咱們做科研就是要長存質疑,不可能所有人都一個意見,有問題就說出來,大家一起討論,才能共同進步你說是不是?”

周楠聽到顧晗這麼說,心中的忐忑立時就不見了,將自己的問題提了出來,道:“顧博士,你現在的實驗方案比之前簡單了不少,我不是說簡單不好,相反這樣主線更加明確,隻是實驗中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您確定最後會朝著您預想的方向發展?”

顧晗知道周楠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她有過不止一次研究這方麵的經驗,所以省去了許多不必要的步驟,這就好比首次得出一個實驗結論要通過成百上千次的實驗,但是你得到這個實驗結論去複製出實驗過程隻需要最多幾次實驗就夠。

她知道她現在給出的實驗方案有些精簡,正常的研究方案是她上一世用的,不過有過太多經驗的顧晗,不打算重複之前的步驟,所以顧晗對著周楠道:“這個試驗方案是我按照最新的科研結論修改的,也經過十分精密的計算。”之後顧晗給周楠講解了一些可以通過計算排除的實驗。

這些看起來簡單,但卻是顧晗上一世用一個月的熬夜加班換來的。

聽到顧晗的講解和精密的推算,周楠對顧晗的實驗方案開始信任起來,看向顧晗的目光也更加崇拜,他一直都聽研究所的人說顧博士是天才,但是能投身研究行業的人員,哪個不都是從小被人誇讚天才的?

周楠是研究送給顧晗新配的實驗助手,一開始周楠得知要跟顧晗做這個不太可能實現的研究時,還是很不情願的,但是他現在對顧晗心服口服,這些精密的推算和對最新科研結論的把握,還有一些超前的理論和設想,是他遠遠不及的。

跟周楠一起吃了早餐後,兩人一起來到了自己的實驗室。研究所給顧晗調來的研究員一共有七個人,不算多也不算少,差不多是一個小型實驗室的規模,顧晗也不介意,因為要不是自家阿衡幫自己解決了資金問題,力挺自己,研究所根本不會同意她做這個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