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鈺的意思與楊陳的主意是比較接近的,他準備先帶幾個朋友進城飲酒休息,等到他們這邊差不多盡興了,自家車隊那邊也已經悉數入城,恰時會在約好的地點將楊陳的馬車歸還。
因為燕鈺今天帶隊的商隊已經開始入城通檢,這個時候插隊過去,也許會有點麻煩,他的這個主意算是折中辦法。不過,手底下有人就是好辦事啊,即便是折中辦法辦起來也是非常快捷、且沒有後顧之憂的。
此事暫了,燕鈺就帶著三人一道走了平民入城的城門。
走動之後,燕鈺腰上掛著的那個錦袋裏的東西不知不覺露出一角來,楊陳睹見,心中又是一訝,原來那看起來很多餘的一隻錦袋中,裝的是一把精致的小算盤。
楊陳心中暗想:作為大商家的嫡族,做事風格果然很有個性。如果說大將領軍是戰甲不離身,那麼作為一行商隊的領首,燕鈺亦是隨身攜帶算盤,以助時刻保持頭腦清晰。這份用心即便不是做大家業的全部原因,卻也是必要素質吧!
在王哲向燕鈺介紹楊陳時,儼然就是把他當自家雇傭工的態度——盡管在受雇於王家之前,楊陳還有幾個問題積在心裏沒說,這事兒八字才算劃了一撇,並不完整。
燕鈺現在暫為燕家產業東州區的當家,做事很有風格,條理清晰粗細分明。見已有王哲介紹到這裏,他自然不會再做挖根刨底的事。
其實明白來說,因為楊陳隻是王家半個仆役,而他作為燕家少當家,沒有與楊陳結交的必要,自然不必對這個生人了解得那麼周密。不過,今天要與王哲去城裏喝酒,同行帶上楊陳也不妨事。
很快就過檢進城了,因為燕鈺早就到了,而他主管燕家置在東州的產業,想必早跟城門守兵熟了臉,打了個照麵就直接入城。
走在北內城直道上,卜羽想起剛才城門守兵看見燕鈺時的表情,忍不住打趣道:“我還以為燕當家會帶我們走那條道呢!”
走在燕鈺另一手邊的王哲立即說道:“小題大做!”
走在兩人中間的燕鈺則嗬嗬一笑,緩言說道:“不知道卜公子要走那裏,是燕某疏失了。不過說句不中聽的話,雖然那條道是皇帝陛下的賞賜,但燕某其實不太喜歡走那條道,隻因為有一次燕某從那裏入城後,居然發覺有人跟蹤,實是有些無奈啊!”
作為昭國商界的閃耀之星,當今皇帝對燕家有一項特別賞賜,在守備十分嚴格的京都,特別為燕家開啟了一扇門,燕家大當家和三位少當家都可以直接通過這裏進入京都內城。
自古名和利都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這項賞賜雖然實際上是沒有什麼實在價值的,但卻是一種榮耀的象征。又有錢又有麵子,誰不樂意?特別是像燕家這樣賺錢賺得快無頂了的大富豪,名聲榮耀就會成為比銀子更讓主人家歡欣滿足的東西啊!
不過,這個專道的事,楊陳是不知道的,所以他聽前麵這幾人對聊,是聽得雲裏霧裏,但又不好立即就問是什麼。
聽聞有人跟蹤燕鈺,王哲的目色浮亂了一下。
作為賞賜這條專道給燕家的皇帝的兒子,王哲在獲得燕鈺親口提及此事後,無論如何都有必要當麵向燕鈺做出一些承諾。可顧慮到此時身邊還有個楊陳,王哲又有些犯難,不好挑破自己的身份。
略一思酌後,王哲心裏另有了個主意,便說道:“卜老大人雖然不管這一塊兒,但他與京都府有不少朝務上的來往,這事兒就勞煩卜羽給卜老大人帶個信吧。”
王哲說罷,又給了卜羽一個眼神。
雖說卜羽的父親屬於京官行列,在三日一朝會的行列裏,能找到他所在的位置,但燕鈺今天所說的事明顯超出卜老大人的管事範疇。
卜老大人雖然在歲數上比現在的京都府主事官年長許多,但在官階上卻是要低一個層級的。托其帶話算是勉強可行,但這是建立在他與京都府存在交情的前提下,否則就是有些多管閑事、惹人不悅了。
~
PS:
我好頹廢,我前天頹廢,昨天頹廢,今天也有點頹廢,因為今年國慶我又沒有充足的假期回家去,嗷。。。。去年沒回去今年也沒回去。。。。雖說今年中秋節得以回去匆匆玩了兩天,但是國慶我還是想回去,嗷。。。。滿論壇微博的刷國慶度假以及回家吃喝玩樂的人,你們夠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