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悅薇給鄭頌賢夾了一筷子秋茄子,“三哥,咱們搬到省城來了。”
鄭頌賢嗯了一聲,“娘子辛苦了,這幾日家中的事情都交給娘子打理,明兒我就去官學報道。”
劉悅薇點頭道好,“三哥去之前,咱們先把這左鄰右舍拜訪一回,送些表禮。”
鄭頌賢點頭,“好,娘子備些禮,到時候我們一起去。”
趕了這麼多天的路,小夫妻都累了,洗洗後就早些歇下了。
小夫妻才住下,李大太太就知道了,她並未急著讓人來叫,且等他們安置好了再說吧。
鄭頌賢既然是來讀書的,第二天就帶著戶貼和生員文書等一些東西去官學報道。劉悅薇帶著幾個人去附近的鋪子裏買了些普通的糕點,她們初來乍到,一切還是從簡好。
此處的巷子叫桂花香,因為巷子中間那裏有一棵極大的桂花樹。附近的鄰居也都是普通人家,劉悅薇住的三進宅院已經算大的了,很多人家都是二進,甚至一大家子擠在一個小院子裏的也有。
快到吃晌午飯的時候,鄭頌賢回來了,劉悅薇趕緊迎接了過去,“三哥,怎麼樣?”
鄭頌賢笑,“都妥了,我有許知府的推薦文書呢。”許知府雖然把鄭老爺的差事卸了,並未明著和鄭家為難,他自己是二甲進士出身,也喜歡讀書人,鄭老爺求他給省城官學寫封推薦信,他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劉悅薇非常高興,“那就好,以後三哥每天照常去讀書,我在家裏守著。隻是,這裏離官學也有二裏路遠呢,每日來回還是有些不便。”
小夫妻一起進了東廂房,鄭頌賢坐在了飯桌旁邊,“無妨,我騎著毛豆去,然後讓聿竹把毛豆牽回來。”
劉悅薇問,“不騎馬嗎?”
鄭頌賢搖頭,“我一個州府來的小官之子,騎個毛驢正合適。馬匹不常有,咱們還是不打眼為好。”
劉悅薇點頭,“好,咱們先吃飯,等會子歇一覺起來後,去左右鄰居那裏拜訪拜訪。”
鄭家左邊也是一戶讀書人家,姓張,這家的孩子沒有去官學,而是在一家私塾讀書,張太太聽說鄭頌賢是今年院試案首,十分高興,拉著劉悅薇的手一再相邀,“三奶奶有空就到我這邊坐坐,三爺要是不嫌棄,明兒我讓我家小子去三爺家裏拜訪,多跟您學一學。”
劉悅薇連忙客氣,“張嬸子,您別這樣客氣,我們都是普通人家,可當不起您叫爺和奶奶。”
張太太笑道,“那我就托個大,叫你一聲侄媳婦了。”
從張家出來後,二人又一起去了右邊那一家,這家是個商戶,姓孟,孟太太二十多歲的樣子,聽說劉悅薇也是商家女,忍不住和她親熱了起來。
拜訪過了左鄰右舍,小夫妻一起回來了。一個讀書,一個整理家裏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