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都在頭懸梁錐刺股苦讀,他整天出去玩,還能考第一, 讓許多同齡人都恨得咬牙切齒。
但是天分這個東西,嫉妒也沒用。
等中了舉人之後,沛哥兒在京城定居了下來,這時候,他已經十八歲了,他妹妹剛剛和連哥兒定親。
本來長幼有序,福姐兒說等哥哥說親之後再提她的事。
沛哥兒毫不在意地擺手,“莫要管我,我又不急。”
劉悅薇剛開始有些著急,鄭頌賢勸她,“他自家不急,咱們急什麼。有人開竅晚,旁人急也急不得。”
十八歲的解元郎,長得像挺拔的小白楊一樣,多招人喜歡啊。姑娘們不敢獻殷勤,丈母娘們都眼睛發紅,要是能搶回去做女婿,多好啊。
雖然說有些不解風情,但說明是個正經人啊。鄭大公子都十八歲了,身邊幹幹淨淨的,那許多人家的子弟,才十四五歲,身邊花紅柳綠的,這倒是多情了,姑娘去了卻要受委屈。
沛哥兒年齡大了些,不再像以前那樣硬邦邦地拒絕人家的好意。遇到妹妹的好姐妹們,他能微笑著打招呼,親戚家的姑娘,他也會照看。
比如這天他去外祖母家裏,遇到了回娘家的四姨。
劉悅蘭嫁給了前吏部尚書莊大人的第七個孫子莊七郎,莊七郎的爹是莊大人的次子莊二老爺。莊二老爺年輕時才名很大,快要蓋過他爹了,然而天妒英才,剛中了進士,一病沒了。
莊二太太沒過多久也跟著去了,留下莊七郎和他妹妹莊九姑娘。
莊七郎繼承了他爹的聰慧,年紀輕輕就在科舉場上大顯身手,剛中了進士去了翰林。
劉文謙喜歡讀書郎,莊大人告老之前,想給這個無依無靠的孫子拉個好嶽家,親自來求親,劉文謙問過女兒後,痛快答應了親事。
劉悅蘭沒有婆母,進門就當家,小姑子年幼,這幾年一直是她在帶著。連回娘家,她都會帶著九姑娘。
九姑娘小名梅姐兒,真正人如其名,如梅花一般孤高。
因為自小沒娘,俗人都講究喪婦長女不娶,九姑娘的婚事就有些難辦。而且,莊大人已經告老,莊家門第不如之前,九姑娘都熬到十六整歲了,還沒嫁出去。
沛哥兒隻是回來看望外祖母,順帶和二舅玩,碰到了四姨回家,自然要來行禮。
九姑娘是長輩,沛哥兒照著規矩,喊了聲表姑。
鄭大公子“凶名”在外,姑娘們都怕她。九姑娘隻淡淡地點了點頭,多的一句沒說。
沛哥兒去找二舅,典哥兒正在搗鼓自己的兵書呢,見到外甥連連招手,“快來幫我整理書。”
沛哥兒笑,“二舅不是說要做陶朱公,怎麼又要做將軍了?”
典哥兒晃晃手裏的書,“商場如戰場,不懂兵法,怎麼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