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承硯把昨日未看完的奏折又找了出來,見李全裏進來,也未分一絲心思。

李全裏已經習慣了太子殿下萬事不過心,不聞窗外事的性子,便走到一側,等候太子殿下的吩咐。卻聽太子殿下頭也不抬的問道:“柳貴妃宮中的人走了?”

顧承硯還保持著低頭的姿勢,側臉的臉部輪廓硬朗,更顯威嚴,明明沒有生氣的征兆,卻聽得人心中一跳。

李全裏屏住呼吸,畢恭畢敬道:“回太子殿下,已經走了。”

先皇後過世時,顧承硯和顧妙然年紀還小,按當時後宮嬪妃的位分,柳貴妃的位分最高,又是陪著祥德帝從府邸中走過來的,資曆最老,祥德帝便將後宮交由柳貴妃管理。

顧承硯是一國儲君,將來的君王,柳貴妃掌管後宮後,曾經也向顧承硯示過好,可是顧承硯什麼樣的東西,什麼樣的人沒有見過?柳貴妃派人送到東宮的東西,無一例外,皆被顧承硯不留情麵的扔了出去。

祥德帝膝下隻有顧承硯一子,顧承硯平日裏便是性子乖戾,眾人也是敢怒不敢言。柳貴妃在顧承硯麵前碰了璧,倒也識趣,不會再來東宮自討沒趣。

想著,李全裏心中又是一歎,太子殿下遊學歸來後,有時連祥德帝的麵子都不給,又哪裏會在乎柳貴妃一個貴妃。

李全裏不可避免的想到此時在東宮的謝星竹。祥德帝剛讓謝星竹來東宮時,他以為太子殿下會如往日般,不憐香惜玉的將謝星竹拒之東宮外,結果卻出乎了他的意料。

當然,李全裏不會以為太子殿下待雲榮郡主有多麼不同。太子殿下便是在外表現的多冷酷,他相信太子殿下隻是身居高位,多有無奈。雲榮郡主隻是聽從祥德帝的旨意,太子殿下不會遷怒無辜的雲榮郡主。

默了默,李全裏又說道:“奴才瞧著,柳貴妃送給雲榮郡主的好像是一套首飾。”

李全裏以為顧承硯不悅柳貴妃的東西進了東宮,為謝星竹說話道:“柳貴妃的東西畢竟是賞給雲榮郡主的,若是將柳貴妃送來的東西丟出東宮,雲榮郡主……”

李全裏的話語未說完,便見顧承硯扯了扯嘴角,冷‘嗬’一聲,說道:“在你眼裏,孤便是如此小氣,斤斤計較之人?”

李全裏心說:難道不是嗎?當然,顧承硯的小氣隻針對柳貴妃,李全裏年紀小,進宮時,先皇後便不在世了。李全裏能夠感覺得到太子殿下對柳貴妃的敵意。雖然太子殿下向來掩飾的很好。李全裏猜測和先皇後有關。

顧承硯的一聲‘孤’入耳,李全裏是膽戰心驚,太子殿下極度不悅時才會自稱‘孤’。李全裏垂著腦袋,屏聲斂息。

顧承硯目光從奏折上移開,忽然沒了看下去的興致。他腦中浮現昨晚謝星竹瞧見他時,膽怯的模樣,心說:他若是把柳貴妃送給她的首飾丟出東宮,她若是再見他,不得避之不及,恨不得繞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