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盡管那一杖落得輕,何怡賢還是忍不住背脊一抬。
胡襄聽到何怡賢的呻吟聲,丟了杖就撲跪了下去:“老祖宗啊……做兒子的……下不了手啊,下不了手啊。”
何怡賢抬起頭,“好了,快些吧,還能少丟些人。”
“是……是是……”
胡襄掙紮著又站起來,咬著嘴唇又將杖抬了起來。
二十杖畢,何怡賢喘息了半日才終於爬了起來,胡襄趕緊丟了刑杖趴了下去,“老祖宗,您狠狠打兒子,狠狠打……”
何怡賢沒有立即取杖,反而將自己的官袍取來,罩在胡襄的襠處。
胡襄含淚回過頭,“老祖宗……”
何怡賢扶著腰直起身,歎道:“轉過去。”
胡襄咬著衣袖轉過身,眼淚淌了一臉。
鄧瑛背過身,朝廠衙外走,覃聞德追了幾步道:“督主不看了嗎?”
鄧瑛搖了搖頭,“你去看著吧,我不看了。”
說著已經走出了內廠衙門。
何怡賢維護胡襄體麵的心和當年楊倫維護鄧瑛體麵的心似乎是一樣的。然而,何怡賢可以明做,楊倫卻隻能暗為,但其實這樣對鄧瑛來說,卻是好的。
如果楊倫也像何怡賢那樣,堂而皇之地維護鄧瑛的衣冠,那對他又何嚐不是另一種羞辱。
文臣宦官。
宦官文臣。
這個世上能夠在不傷他自尊的前提下,維護他體麵的人,隻有和他經曆相似的鄭月嘉。
可惜他已經死了。
鄧瑛想到這裏,忽又覺得不太對。
除了鄭月嘉之外,分明還有一個人,那個人明明是他羞恥的根源,卻又能讓他心甘情願地脫掉衣衫,赤身裸體地站在那個人麵前。
鄧瑛此時,很想見她。
**
承乾宮已經上了燈。
一場秋雨過後,滿地都是綽綽的燈影。
楊婉把腳踩在椅沿上,抱著膝蓋坐在燈下斟酌筆記。
易琅在書房內讀書,誦書聲時不時地傳來,合玉與清蒙等人坐在楊婉對麵翻賬,一邊在炭火裏烤著白薯。
楊婉將筆記舉起來,仰麵靠向椅背。
距離貞寧帝駕崩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貞寧帝至今仍未下立儲的詔書。
楊婉閉上眼睛,盡可能地去回想她曾經看過的文獻以及相關的研究論文。
貞寧帝駕崩至皇次子易玨病死,易琅登基,期間隻有短短數月。
但是,就這幾個月的曆史,卻暗藏諸多玄機,一直是明史研究的熱點。
這道遺詔究竟有沒有下,如果下了,內容是什麼?
為什麼沒有通過內閣宣詔,最後又因為什麼原因,被藏匿到了什麼地方?
如果沒有下,那麼為什麼沒有按照當時大明律,像紅丸案後那樣,在皇帝無詔而崩時,由內閣代擬遺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