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1 / 2)

蕭玖提議道:“咱們今兒人不少,這麼幹喝酒沒意思,特殊時期,我們就不玩那些亂七八糟的了,一人講一個故事,怎麼樣?”

以寧道:“可以呀,講點好玩兒的,這樣也有酒興,也不會冷場。你們說好不好?”大家都讚同,以寧就先開了頭:“那我就給大家講一個吝嗇鬼的故事。從前有一個地主,為人非常吝嗇,愛財如命,他擁有良田千畝,佃戶成百,但是天天覺得自己特別窮,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他的幾個兒子也都餓得麵黃肌瘦。終於有一天,這個人要死了,他把幾個兒子叫道跟前來說:‘為父就要死了,你們說說,我死了以後都要怎麼埋葬我,誰的做法令我滿意,我就把我的財產全部給他。’大兒子說:‘我給父親買最好的棺,最好的槨,錦繡壽衣,金銀陪葬,珍珠做土,碧玉刻碑。’那個地主氣壞了,指著大兒子罵道:‘混賬東西,老子窮了一輩子,你這麼有錢怎麼不來救濟救濟你爹!滾滾滾,給我滾!’大兒子嚇了一跳,立馬退到旁邊去了,這時候二兒子說:‘爹,您別生氣了,您走後,我就買一口最普通的棺材,買塊不錯的地方把您埋了,用最便宜的石頭刻個碑,您看這樣行嗎?’地主聽了稍微欣慰了一些說:‘你比老大懂事。’又問老三,老三說:‘我不買棺,不買地,不立碑,用個席子一卷,隨便找個地方一扔,一分錢不花,連以後祭拜的香燭紙錢也省了。’老頭聽了不怒反笑:‘我就要這樣,我就要這樣,你是我的好兒子,我的財產就全部給你了。’說完他就放心的閉上了眼睛。”

以寧說完,蕭玖道:“世上真有這樣的人嗎?”

以寧道:“故事往往都是發生過的事情,我覺得世上肯定有這樣的人,常普舅舅不是就有這樣的潛質嘛。”

天歌道:“這個地主聽著是荒唐,不過想想也有可取之處,他死後不願意子孫厚葬自己,這其實很有道理,人都沒了,什麼金啊銀啊的都沒法消受了,與其在土裏埋著,不如造福後代。”

蕭玖附和:“謝兄說的對,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幹幹淨淨,無牽無掛,我要是死了身邊擺滿了金銀珠寶,我肯定嘔死了,怎麼活著的時候沒花光呢!”

大家都笑了,喝了一回酒,輪到天歌講。

第80章 .責任

天歌想了想:“我說一則兩個窮人的故事吧,前朝有兩個窮人,世上窮人很多,獨他們兩個很出名,因為這兩個人以前都是富人,一家賣鹽,一家打鐵,賣鹽的那家自官府不許販私鹽之後,沒了營生,一家子成日怨歎,不知如何是好,卻不去找別的營生,一日窮過一日,最後都餓死了,打鐵的人家個個花錢大手大腳,入不敷出,四處欠債,最後被債主追上門,走投無路,隻能沿街行乞,大家說說,這兩個人窮是為什麼?又該怎麼樣?”

以寧道:“原因很簡單,一個不知變通,一個揮霍太過,賣鹽的換個營生,打鐵的人省著點花錢,自然就不窮了,開源節流,何愁不富,老九你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