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頁(1 / 2)

“臣有本要奏!臣代禦史台所有禦史,參大理寺卿秦遠在朝內外掀起一陣不良之風,對上極盡諂媚奉承,對下小恩小惠收買人心,他令阿諛奉承、趨炎附勢之風遍布朝堂,此患不除,遺毒之甚,國之將亡!”

信任禦史大夫苗行秀突然出列,言詞鏗鏘地向李世民奏稟。

秦遠被點了名了,忽然回了神,他斜睨一眼苗行秀。此人四十上下,大腹便便,留著山羊胡,人雖胖卻有精神,說話中氣十足,陳詞時慷慨激昂,聽得人內心激蕩。

鑒於有上次梅子言的參奏作為前車之鑒,這一次苗行秀非常謹慎。首先列舉了秦遠初到任大理寺時,給下級送櫻桃,小恩小惠收買人心;其次又列舉了秦遠被李世民破格提拔快速升官一事。

且不提秦遠這次封侯,畢竟這一次秦遠的功勳確實卓著。

苗行秀要提的是秦遠封侯之前,特別是秦遠做大理寺卿之前的那幾次升遷。苗行秀點出秦遠在這幾次升官之前,都曾數次供奉果點恭維李世民,到處喊著一切為了吾皇開心,馬屁拍得十分了得。

“他數次巧言令色,隻為恭維陛下!”

“此事若換成別人,那些並不會說巧話的嘴拙的臣子們,陛下可會有心這樣快速地去破例提拔?若陛下說可以,臣可以立刻列舉出至少十名以上有同等功勞卻暫時未得升遷的官員名單。縱然秦寺卿居功甚多,但其為官經驗不足,是再顯然不過的事。

當然,而今秦寺卿立大功封侯了,也算是名副其實了。但之前那幾次的升遷,臣以為不得當,與他巧言恭維陛下收買人心有莫大的關係。”

苗行秀接著又以退為進,向李世民陳明。他這次並非是要參本秦遠貶黜或者受罰,他隻是擔心秦遠帶起來的諂媚風氣,會在以後大肆影響朝廷內外的官員踏實做實事。

“臣真怕從此官員們都不務實做事,不想著為國為民,隻想著如何收買人心,討好上級!”

苗行秀這一番話,真把李世民說沉默了。

李世民向來是一名善於‘三省吾身’的君王。他開始反思自己提拔秦遠的緣故,似乎確有一部分緣由是因秦遠說話好聽,討得他歡心了。當然秦遠也確實有能力,這點李世民沒有否認,苗行秀也沒有。但在秦遠恭維之下,他作為帝王,比起其他老實的臣子,他似乎真的更歡喜地褒獎秦遠。

那是不是自己此舉,會或多或少會影響下麵人的為官態度?

秦遠佩服苗行秀的表達手法,先抑後揚。口口聲聲說不想讓他貶黜,隻是想遏製不正之風,可他已經把事情抬高到整個國家和為官風氣上麵了,根本就是在拿他開刀。這事兒不殺雞儆猴,槍打出頭鳥,怎麼遏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