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1 / 2)

雖說是遊山玩水,但多年行鏢,馬英依然保持著相當的警惕性。畢竟這次保的鏢價值連城,玩歸玩,工作還是要做好的,千萬不能有什麼閃失。一邊提醒著自己,馬英一邊為自己在這種小山裏還這麼小心而深感佩服,自己這個總鏢頭還真是稱職啊,換了鏢局的其它人,一定不會像自己這麼小心翼翼,不然怎麼說是大鏢頭、總鏢頭呢,果然有道理!

馬英正走著走著,拐過個彎去,忽然看見前麵出現一個推著一車紅棗的大漢。馬英心中生疑(不愧是老江湖了),對忽然出現的東西保持一顆懷疑心是一個好鏢師必須做到的。不過經過一番分析,馬英隨即放下心來。看看這漫山遍野的棗樹,既不是窮山惡水,風光也不秀麗,一點出凶盜悍匪的情調也沒有,四周也完全沒有一點肅殺之氣。咳,就這麼一個小山頭,哪兒的綠林好漢都看不上啊。

更重要的是,迎麵那大漢看起來癡癡呆呆,嘴裏喃喃自語,依自己多年識人的眼力看看,嗯,左看右看上看下,怎麼看都是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莊稼漢。

那自然就是關羽,這個月他精心設計了五出大戲,到這天為止已經騙倒了三個人,馬英正好碰到關羽的第四個騙局,關羽準備根據五個騙局的效果,在月終的時候進行小結,把騙局中的精粹提煉出來,以便於下個月更快更好更安全地進行詐騙。這一回關羽扮演一個癡呆漢,由於關羽自覺相貌英武不凡,所以此次特意駝著背,歪著嘴,兩腿分成羅圈狀,臉上本來就坑坑窪窪的皮膚被他使勁皺得橫七豎八都是皺紋。馬英這些年鏢走下來,的確閱人無數,第一眼看到關羽的時候確實覺得有那麼點奇怪,可是看看這人的眼神黯淡無光,太陽穴也不鼓起,若不是武功已入化境,就是一個平常人。馬英認為,就是用自己的腳指頭想想,都知道一個絕頂高手不可能扮成這付模樣,直接上來搶就得了。

關羽嘴裏嘟嘟囔囔:“怎麼會封路了,這回要改道了。”抬眼看見馬英,道:“老爺,別往前走了,不通。”

馬英聽得一聲“老爺”,心情大爽,不由得在馬上挺了挺胸,其實就是肚子,再昂首正了正坐姿,下麵的灰馬馬腿頓時一陣抖,哀鳴幾聲。

馬英把關羽叫住,問道:“我說你這漢子,怎的如此蠢蠢呆呆,冒冒失失,來來來,你且於我說說清楚,這前方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你要說‘老爺,別往前走了,不通’,若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那就是在騙我,可別怪我掌你的嘴。”

被關羽一句“老爺”一叫,馬英覺得自己也一定要有點老爺的樣子,是以說話也比平常羅嗦了許多。行走江湖多年,他早就發現了一個道理,越高位者,說話越是羅嗦,一句話就可以搞明白的事,嘰嘰嘰得說十幾二十句。一次有幸碰見個從京裏來的人,聽人說官比幽州太守還大,為了糧食問題發表了一次演說,剛開始的時候自己還能明白這些廢話廢在哪裏,說的究竟是個什麼意思,可是聽著聽著頭皮就開始發麻,再過了半個時辰,一個耳朵聽進去直接就從另一邊出來了,當中的大腦完全發揮不了作用,根本不知道他在說什麼。馬英頗有自知之明,知道這種屁話的最高境界自己是達不到的,或許這還不是最高境界,不過自己斷斷不想去領教更高的層次是什麼樣子,由此看來,自己注定是沒有做官的天份,因為如果不能從這一坨一坨的廢話中把握住精髓部分,沒準第二天就得掉了腦袋。但是一個普通的“老爺”的廢話程度,努力一下還是可以達到的,這一次出來他已經很好的進行了這方麵的實踐,象對關羽說的話,本來隻要說一句“怎麼回事”,但現在說了這麼一大堆,果然很有老爺的威風,老爺的派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