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呂布……董卓又發了一會兒呆,然後下令把李儒傳來。
“從現在開始,派最好的人手,加倍注意,每天寫份報告給我。有什麼動靜立刻告訴我。”董卓決定,再這麼監視半個月,若還沒有確鑿的證據,就權當這次是自己多心。
三月初三,長安城北門外,灞河邊,風儀亭。春祭。
超大的民間盛會,在長安城,一年也不過就這麼一回。
關於這春祭的淵源,甚至可以追溯到長安建城之前。當時為了敬奉河神,保佑一整年風調雨順,周圍所有的少女都會聚集到這裏跳舞祭拜,然後選出最美貌的女子,送給河裏的龍王當妃子。
民智漸開之後,春祭的形式逐漸改變,不但沒有了投河去找龍王的少女,連隆重的祭祀也早已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極為熱鬧的表演性集會。全長安自認為有些姿色的少女,在這一天都會來到這裏,活潑些的在戲台上跳舞歌唱,文靜些的在台下觀看。而男人們自不甘寂寞,在美麗的少女麵前,還不得抓緊機會展示自己的文采風流,好抱得佳人歸。至於每年這個時候湧來的商人更是數不勝數,這一天的春祭市上,莫說長安城內能買到的小吃或小玩意兒都有,連平時見不到的珍奇物品,都琳琅滿目。精明的商人在這一天賺到的錢,有時可以抵平日裏一月有餘。一些商人在春祭過後,並沒有立刻走人,而是留下來繼續做生意,久而久之,這裏就成了個同定的集市,有了一些固定的建築,平時就很熱鬧,春祭那一一天更是比平日熱鬧十倍。
鳳儀亭就建在灞河邊,是每年春祭最熱鬧的地方。數卜年前灞河大水,把原先的亭子衝了,有個聰明的商人在原址上修了座高有三層的酒樓,名字卻沒變。到了春祭那一天,二樓的菜比一樓的貴一倍,三樓的菜要比二樓更貴一倍。而一樓的菜則比平目貴一倍。眼下,這酒樓已經傳到第三代,算是長安城最著名的家族產業之一了。
不過今年春祭鳳儀亭的收入會比往年少得多,因為二樓三樓都被包下了,而且還是免費的。盡管老板在朝中也有些關係,可這回不敢怒更不敢言,隻因三樓坐著的是董卓。
董卓本來對到春祭趕場看花姑娘沒什麼興趣,但呂布提議來這裏看熱鬧散散心,董卓當然答應,而且是欣然應允……
這些天呂布一直沒什麼動靜,董卓正在反思自己怎麼會這麼多心,實在是對不起呂布,要找個機會修補修補關係,現在有了這個機會,雖然周圍鬧了點,但隻要呂布高興,就比什麼都重要。
這時太陽剛剛出來,河麵上的水霧散去不久,三樓臨窗看景最好的桌子上,一壺香茶已經泡好,六碟鳳儀亭最拿手的小吃擺成了一朵梅花。呂布和董卓相對而坐,整個三樓就隻有他們兩人,擔任護衛的衛士們,都在二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