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結朋黨(下)(2 / 2)

霍地站起,源潔舉止神情有幾分激動:“張說與我父,同為宰相,在朝政上,見解總是相距甚遠。張說不惜勞民傷財,迎合聖意,提出封禪之議時,我父則竭力反對,張說為此憤憤不平;宇文侍郎搜括逃戶土地之舉,對國家有利,我父十分讚同並積極支持,張說卻不知何故,一力反對。”

這會兒犯了糊塗,李岩聽起來,倒覺得張說張九齡那幫子是奸臣,而自己這邊敢於任事,倒是一片忠心耿耿,眼前這與曆史完全背道而馳的情形,讓他感到甚是迷惑。

李岩偷眼觀察到,曲足書案後的源乾曜微笑淡然,朝爭的事仿佛與他風馬牛不相及似的,在自家府中書房內,麵對幾個心腹親信,還能保持這份心境的確不容易。

源乾曜為宰相,張嘉貞、張說依次為中書令,他從不敢爭權,遇事常常推讓,小心不犯錯,連舉薦他的薑皎受杖流放,他都不敢上奏辯解相救,為人譏笑。

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吧,表麵上處處忍讓,誰也不得罪,其實是心中暗藏一把刀?

環顧書房這幾個人,宇文融像把鋒利的刀,李岩品出來了,握在源乾曜手中,揮向他的政敵,即使出了事,就把這把刀丟掉好了。

這才是心機深重的厲害角色!望著這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李岩肅然起了敬畏之心。

呷了一口薑茶,源乾曜慢悠悠讚道:“宇文侍郎思維敏捷,明辨而有吏才,幹起事來大刀闊斧頗有魄力,清理戶口土地的事情大功告成,頗得聖人器重,但也得罪了不少朝中權貴,他們上書說宇文侍郎擾民,其實是觸動了他們的利益……”

宇文融在這個老人麵前恭恭敬敬低頭侯教,似鋒利的刀入了刀鞘。

“李司業雖然讀書甚少,但能從市井中廝混出來,做到方方麵麵左右逢源,處事方法圓滑老到,實為不易。宇文侍郎想好了他的位置嗎?”源乾曜似貶實褒,品評人物一針見血。

其實他心裏早就權衡過利弊,李林甫之子李岩素有孝行,詩歌策論俱佳,名動公卿,又因為釀製美酒獻給皇帝,恩賞不絕。李林甫之子李岩素有孝行,詩歌策論俱佳,數月間名動公卿,又因為釀製美酒獻給皇帝,甚得聖心,恩賞不絕。今科秋試蟾宮折桂已無懸念,李林甫父子的實力不容低估啊,源乾曜心中有些後海,未能在李林甫入獄後為他出頭,今天借著這個機會,將他介紹給宇文融,略表歉意。

聽到源侍中說自己讀書少,李林甫被燭光映照的笑臉沒有一絲尷尬,微笑如舊,身子前傾,半邊屁股沾在椅子上,模樣恭謹得很。

宇文融低頭沉思了一陣子,抬頭道:“現在首要之事,莫過於扳倒張說,李司業為人處事有道,與張說也說得上話,可為監察百官的禦史中丞,接近他找個機會給他反戈一擊。”

李岩一聽,心中著急,不覺將手中茶碗往案幾上一放,立刻站起,茶碗不慎傾翻,茶水一下子溢出,旁邊的李林甫手忙腳亂地將它扶正。

張說力倡泰山封禪,對皇帝那是多大的誘惑,風頭正勁!父親如果聽任他們的安排,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那父親重入大理寺監獄的日子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