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人多的組織,領導者越要學會下放權力。

眾人已經開始出發,季方曉處理完了一批隊伍的站位,才開始回答剛才程澤的問題。

“其實我們原先的計劃是對的,也猜準了。蔣嘉柯想從邊線防禦我們。”季方曉說,“連勝雖然猜中了我們的計劃,但是,蔣嘉柯或許沒有聽信她的話。”

一個指揮,最討厭底下的人對自己製定戰略指手畫腳,提出質疑。幾次三番,容易影響自己的威信。尤其蔣嘉柯原本對連勝就有點偏見,而對自己又有足夠的自信。

因為指揮所看見的事情是不一樣的,他們有自己的考慮。前線的人並不了解,更多時候提出的建議是短淺而片麵的。這也就直接導致了,一般的指揮都有點剛愎自用的毛病。蔣嘉柯尤為明顯。

他一錯再錯,被指出後不予反思。

季方曉:“連勝把人騙到中路去,如果是說好的事情,那應該是附近的兵力過去布置包圍,但是沒有。他們自己繞了一個大圈,繞了陣營中段,才攔截住方見塵他們,說明指揮沒有采信她的話。”

“中路防線先撤走再回拉,完全是被動而滯後的操作。如果沒有連勝攔截,我們可能是能成功突圍的。”季方曉說,“說明蔣嘉柯不僅沒有采信她的建議,也沒有采信她的分析。”

看對麵眼睜睜放過正確的答案,往錯誤的道路上越奔越遠,這感覺實在是相當複雜的。

再聯想到自己,那就更複雜了。

如果剛剛不是連勝攪局,讓他們心生戒備,而滯緩了腳步,他們可能已經從右側成功突入。然後就能發現對方後方空虛,確認計劃無誤。調集兵力,從被打開的中路突破。

一切完美而順理成章。

可惜了,錯過這樣一個大好時機。

但同時也證明,蔣嘉柯第一次做指揮,水平有點不在線。

唯一值得擔心的是,連勝處處料中,蔣嘉柯會不會總結失誤,采納她的意見,做出應對。

不過無所謂,現在優勢掌握在他們手上。

他們已經錯失了一次,不會再錯失第二次。

蔣嘉柯那邊也得到消息,趙卓犖等人已經被擊退了,而中路開始有小股敵軍來襲。

“我覺得他們剛剛應該是可以突破的,但是他們沒有,選擇觀望,然後被打回去。這有點自相矛盾,應該是出了什麼事。”周師銳說,“方見塵會主動去中路送人頭就很奇怪了,你或許可以問問連勝的意見。”

蔣嘉柯沉思不語。

周師銳聳肩。

中路的幾個排排長回報,沒有援軍,對麵攻勢不強,可以守住。

蔣嘉柯點頭:“很好。”

沒多久,魯明遠的聲音又在公頻響起:“連勝說,先集結兵力,不要分散。”

蔣嘉柯怒道:“她怎麼處處跟我反著來呢?”

魯明遠那邊安靜了片刻,然後繼續說:“連勝說,對麵剛剛已經試探過了,不應該繼續小打小鬧的過來玩耍,應該隻是為了拉住我們中路的防線,讓我們兵力分散。己方戰略或許已經被看穿,對麵可能要進行強攻,請及時做好應對。再晚就遲了。”

當你對一個指揮說,你的戰略已經被敵人看穿,而此時距離開場也就過了兩個小時,任何一個愛麵子的人,都會暴跳如雷。

蔣嘉柯顯然就是一個愛麵子的人。

蔣嘉柯不可能對著魯明遠發脾氣,也不可能對一個傳信的人禁言。畢竟連勝的排一共有二十四個人,他總不能一個一個都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