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冽越開眾人上前,登上駕駛艙。用鑰匙啟動了機甲。
這是默示第一次被啟動。
沉重的發動機的聲音,在房間內回蕩。似乎帶著一絲躁動和興奮的感覺。
隨後聲音減輕,開始趨向平穩,林冽才開啟驅動。
眾研究員退開一步,打開光腦,開始實時記錄。
地下室範圍還是太小,速度測評顯然不大允許,但是高度還可以,彈跳力和柔韌性可以做相應記錄。
林冽切入它的後台,找到機甲變形的相關代碼,依次進行試探。
代碼是季班設計的,他設計的非常詳細。
每一大類變形下,又有數十種子項目變形。大類有高速偵查模式,遠程狙擊模式,防禦模式等等。也就是說他可以通過機甲大幅度變形,讓自己兼具不同類型機甲的功能和特點。
至於子項目變形,就是大類下的微調。譬如武器的形態,機臂的長度,機身的高度等等。
林冽一一試探過去。
“真看不出來,這是舊技術。”青年研究員道,“有些技術,完全就是現代的風格啊。”
林冽說:“誰告訴你這是舊技術?一個人長年累月的對著機甲研究,他對機甲的了解,和對結構的設想,比他們現實多了。”
林冽進來的時候就發現了,他們這邊設備非常齊全。很有可能是當年從三夭搬回來的。平時用於生產機甲零件進行銷售,但也為修建默示提供了條件。
眾人不說話了,繼續看著機甲。
默示的組合變形技術,可以說相當優秀。它的變形不僅局限於外形,還有推動器與武器,以及各種防禦性裝備的切換。
譬如它的防禦盾,就是用自己的武器展開形成。
它的武器包括機身,不同於普通機甲,多數是用無數的小塊拚接而成。
這意味著,任何一個部位損壞了,它的維修都會變得非常麻煩。
它的優點跟缺點一樣的明顯,和傳感機甲的發展方向截然不同,但又有種殊途同歸的感覺。
操縱著機甲,無數的靈感從林冽腦海裏冒出。這種感覺太稀奇了,又太珍貴,讓她此刻也有點激動。
林冽覺得,當年放棄手操機甲的研究,一定是他們最錯誤的決定。
林冽的思緒逐漸飄遠,並在心裏模擬傳感機甲進一步變形的可能。
旁邊的研究員大喊了一聲,然後指指上麵:“林上校!”
林冽將實現上調,然後放大。發現一位男生穿著睡衣,坐在欄杆邊上,拚命的往下張望。
他沒有穿鞋子,帶著冷感的機械足晃在半空。
季班發現他們在看他,搖著手臂問:“好開嗎?”
林冽覺得這個問題太尖銳了。
季班又問:“我可以開開嗎?”
林冽立馬道:“不行。”
研究員放聲喊話:“你從哪裏進來的?請你馬上出去,我們正在做調查。”
季班懇求道:“我就看看。我都沒有見過它活的樣子。請幫幫忙。”
研究員:“……這個你應該是永遠也看不見的。”
林冽搖頭示意:“隨便他吧。”
他們研究的很仔細,爭取將每一個部件都記錄下來。相關的係數三夭已經有了,再做粗略的對照。
這其實是一個很枯燥的過程。
林冽等研究員因為工作,忙得不可開交,小心對照。季班就坐在上麵靜靜的觀看,也不覺得無聊。
時間轉瞬即逝,等他們演示完基本的動作,已經是下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