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景現在身上有了功名,辦一張路引倒是十分方便,若是日後他成了舉人,出門就不用辦路引了,直接帶著代表舉人身份的官牌就能去大齊各地。
蘇文景和席雲去九英山書院走的是水路,要先從靈泉縣到州城東稷城,從東稷城坐船到達明州州城,再從明州城轉船,才能到達九英山。
水路比陸路要快得多,算上從家裏出發的時間大約是四五天,要是走陸路的話,差不多要十多天的時間。
這次出門是為了求學,走的還那麼遠,東西當然也要帶上許多,換洗的衣物,一些吃食,各種能用到的藥物,筆墨紙硯,防身的東西等等,收拾了整整兩個大包袱。
每到這個時候,蘇文景就會無比懷念前世,前世出門實在是太方便了,行李箱一拉,天南海北就能去了。
而且不但方便還舒適快捷許多,這個時代出個門,速度那真是慢的可以,還得忍受各種顛簸。
就連坐船,舒適程度肯定也不能上輩子比的。
席雲倒是興致勃勃,他沒怎麼出過遠門,沒成親的時候走的最遠的就是去縣城賣東西,現在能和夫君一起出門,他當然是期待的很。
*
九英山是大齊的名山,東西綿延一百多裏,重峰峻嶺數不勝數,主峰九英山山高一千七百多米,巍峨挺拔壯麗俊秀,山上林木茂密植物豐盛,不知道多少幽泉山溪掩映其中。
而在綠樹山石中,又藏著大大小小二十幾座寺廟道觀,就算從山腳往下看,也能看到無數翹起的飛簷拱頂。
蘇文景和席雲到了九英山下的薑遼城,並沒有著急去九英山,而是先找了一家客棧住下,等到了一個好日子,才換上新衣裳,去九英山書院叩山門。
席雲也換上了新衣裳,兩人的衣衫都是用同一塊布料做的,款式也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就是衣衫的滾邊了,席雲身上的衣衫,用了玉色的布料做滾邊,蘇文景身上的衣衫,用了青色的布料做滾邊。
這是蘇文景特意要求親親老婆做的衣衫,是他和親親老婆的情侶裝,要不是這個時代不允許,他都想在兩人的衣衫上繡一個誇張的卡通人物了。
*
九英山書院就在九英山山腳,出薑遼城往東五六裏,走上幾十步台階,就到了書院門口了。
九英山書院背山望水,左右不遠處各有一座寺廟一座道觀,門前遍植梧桐與榆樹,這個時候正是夏季,梧桐與榆樹枝葉茂密,遮住了書院門前大半個天空。
蘇文景抬頭看去,隻見書院白牆黑瓦,大門約一丈寬兩丈高,門匾為黑色,上書“九英山書院”五個大字。
此時書院門口緊閉著,蘇文景整了整衣衫,緩步上前,輕輕叩了三下門。
好一會兒後,一個門房才開了大門,探出半個身子來,問道:“你找誰?”
蘇文景躬身道:“在下乃是常晉府靈泉縣秀才蘇文景,因縣官蓬大人舉薦,特來書院求學,還請小哥通傳一聲。”
說著,蘇文景雙手遞上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