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隆午年末,北方邊境的一個小鎮,道路兩旁樹上的枝葉被風吹得搖晃,原本稀疏的秋葉顯得格外淒涼。
遠看那江湖,是各路英雄好漢聚集地,走進那江湖,如同隻身入狼群。
“那吳劍仙,叫吳敵,真乃劍道魁首。聽聞他出生時身上就帶著劍玉,與劍那是如同手足。一顆通明劍心,在天山之巔那是無對手啊。”說書先生在道路一側侃侃而談,身邊跟著的弟子在一邊吆喝:“預知後事如何,那就請各位看官老爺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這篇故事都講了不下五百回了,最後的結局不就是那吳敵劍仙一聲大喊,在天山之巔使得所有用劍之人的劍飛出聚成一個劍海嗎!”一個年紀不大,身材精壯,打眼一看長了一副混入人群也找不到的普通模樣,但是細看一雙眸子卻狹長而有神的少年不滿。
“去去去,就你小子知道的多,快送你的信去吧。”
“姓古的,老實去做你的江湖夢去,就吳劍仙那種江湖魁首,你這一輩子跳到樹上蹦高了瞅也見不到,更別說能與之一戰了。”周圍的聽客嘲笑道。
那個被叫“姓古的”少年也不懊惱,隻是伸個懶腰:“我古喬一定會成為一名真正的江湖高手。”
轉頭去鎮上最大的商鋪買了一份秦朝北境地圖,開始了今天的訓練。
古喬很小的時候,爹娘就相繼逝去,隻留下小古喬一人生活。從小吃著百家飯長大的古喬很懂事,懂得知恩圖報,並且記憶超群,即便是偶爾途經學堂站在外聽夫子教書,也學的比正式學童要好得多。夫子察覺到古喬旁聽,發覺這孩子天資聰穎,起了惜才之心,對古喬說可以進內旁聽不收學費,古喬搖了搖頭拒絕了。夫子歎了口氣道:“你之後若想來,跟我打個招呼第二天前來便可。”
識得一些文字之後的古喬便經常為鎮上的孤寡人家寫書信,並且幫跑腿送去驛站。許多老人都在吃完晚飯的時候都會聚在一起說為啥古喬不是他們的孫子或是古喬身世悲慘。
古喬很會做生意,他每天借著去跑步鍛煉身體時也會去接一些信件去送或者是去寄,每次要的也不多2個銅板,每天鍛煉完一天的夥食錢也夠個七七八八,剩餘的錢,買了一把木刀。畢竟高手怎能沒有刀,木刀也是刀,閑下來的時候要麼回去書堂外麵聽課識字,要麼會去看一些江湖上的日誌,比如誰跟誰要分生死,哪個幫派與哪個幫派要約架,更有些離譜的花邊新聞,雖然還沒進江湖但是也過一過癮。
回到家中,躺在木床上,門口放著一把木刀,古喬眯起了眼睛,回想起那個在他小的時候被秦朝通緝的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