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當天就層層彙報給了隨軍的民政官,然後第二天,天蒙蒙亮,湯頭鎮上各個裏長,就被士兵們找來,然後挨家挨戶的進行信息統計。
“軍爺!這是劉老三家,家裏六口人,平日裏靠給別苑裏運送夜香過活。”
“劉老三是吧?”
“是!是!”
“你大名叫什麼?”
“哎,軍爺,鄉下人哪有什麼大名,俺爹讓街上的算命瞎子,給起了個劉存福的名號,一直沒有叫起來,街坊們一直劉老三劉老三的叫著。”
“行吧!劉存福,是福氣的福嘛?還是富貴的富?”
“俺也不知道啊,要啥富貴啊,家人平安就是福氣了,這個世道還求啥富貴。”
“嗯!平安是福,挺好!家庭成員都有誰啊?”
“俺娘,俺媳婦,還有妹子,還有倆姑娘。”
“大娘多大年紀了?叫啥名字?”
“俺娘五十了,姓楊,名字俺不知道。”劉存福不好意思的說道。
“軍爺,老三他娘,我們一般都叫劉楊氏,是沒有正經名字的。”裏長在邊上解釋道。
“好吧,劉楊氏,五十歲。其他人的名字和年級也告訴我。”
“哎哎,俺媳婦姓謝,排行老七,在娘家的時候喚作謝七妮。俺妹妹排行老四,喚作劉四妮,今年十……十七了。家裏連個閨女叫大丫二丫,一個九歲,一個五歲。”
“行了!你家就統計好了,這是你家新的戶貼,收好了,可別丟了。這些天領口糧就憑借這個了。”
“知道!知道!一定藏好了。”
“這是五十斤大米和一斤鹽,吃完了如果還沒有解封,以後每口人一天是一斤大米的口糧標準,記住了?”
“啊!記下了!記下了!”
劉老三驚訝的連忙答應,還以為自己聽錯了。直到士兵們把裝糧食和食鹽的袋子放在了他家門口,然後離開才不在懷疑是不是做夢。
“一粒沙子都沒有!”劉老三抓了一把,都是幹淨的大米和鹽粒子。
士兵們拉著的牛車上,全是一袋袋分裝好的糧食袋子,劉老三看著這一牛車,心理估計了一下,今天一天,整個鎮子上起碼分出一萬多斤大米和一千多斤鹽。
這些糧食比鎮子外麵修建了別苑的範老爺家都富裕,也不知道範老爺現在跑哪去了?
劉老三,見士兵們確實不管他了。連忙提著糧食袋子,把那一斤鹽藏懷裏,然後飛快的進了家門,把門閂一插,就往屋裏跑。
手中的五十斤大米,就跟沒有重量一樣。
“咋了!咋了?這是?”劉謝氏壓低了嗓音問道。
“沒啥?娘呢?”
“咱娘帶著閨女在裏屋裏藏著呢。”
“別藏了!叛軍發糧食了。還有鹽!”劉老三說著從懷裏掏出小布包遞給妻子。
叮囑著:“藏好了,上好的雪花鹽,一點沙子都沒有。”
“對了,還有大米。”劉老三,小心的打開糧食袋子,白花花的大米晶瑩剔透。
“這是給咱的?”
“是啊!每家每戶都有。”
“老天爺啊!可要了老命了,俺們娘幾個怎麼活啊!”劉謝氏哭喪著,就開始落淚。
“咋了?”劉老三意外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