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年後巡回演出一直演到正月十五,每一場戲都讓人能曆曆在目的回憶,就好像昨天剛演完一樣。
有了年三十時候的直播晚會影響,又有後來的巡回演出,年前民政署發出的幾份公告,年後收獲了巨大的反響和響應。
比如參軍的熱情。
整個控製區四個半縣,再加上一個衛駐地,百十萬人口,從二月份開始,陸陸續續招募了二十萬男女青壯。
還有三萬成年的光棍也響應了移民政策,給自己的家人留下二十兩白銀的安家費,然後來到安東衛坐船北上或者南下。
大洋對麵的新大陸上麵駐點的居民,還是以李伯笠招募具現出來的農民和士兵為主。
畢竟你說當地的土著是殷商遺民,但是他們也要認同才行啊。不然一樣的天天找麻煩。
徐琦還在忙碌著研發體積更小,適合普通百姓使用的農用蒸汽機,但是進展不大。
但是普通百姓手裏的農具也是豐富了起來,比如最早的畜力收割機,就已經通過具現出來的工匠們自發的傳播,在占領區普及開來。
並且還在向著四周其他州府擴散,十多畝地的工作,光靠著人力收割播種,效率太低了。
現在農忙時候,請個短工都不好請。
因為民政署的基建工程幾乎沒完沒了,所有閑散勞動力,都被日結的工錢和管飽的夥食給招攬過去了。
那些擁有百畝多土地的,沒有想到,才過了一年,自己想躺平了找個長工都找不到。隻能自己全家人下地幹活。
有些地主就很習慣,畢竟隻有忙不過來的時候,才請短工,平日裏都是自家人勞動的。
但是,那些繼承來的地主們,閑散慣了,雖然因為沒有大的過錯,土地還留下了小部分。可是幹農活的手藝,就很差勁了。
也就是依靠祖上的積德,有一些工地不要的老人,還給他們幫幫手,教授一下農活手藝。
比如陽都鎮上的三個大戶,僅剩獨苗的葛家。還有一直提心吊膽的楊家和馬家,現在也不用擔心著了。
直接派人進行了清算,馬家和楊家有暗中養土匪的劣跡,但是對於李伯笠他們比較恭敬,所以隻是損失了一部分土地,
各自保留了八百畝的土地,多出的部分,全部沒收了。
自家幾個本來是要外出考舉人的家裏的年輕人,也因為去年的戰爭錯過了時間。
損失太大了,這個年三位族長,看著前所未見的晚會和擴音的大喇叭。心裏百味雜陳,隻能歎了一口氣,自己安慰自己,當年一個沛縣的豪強占據了整個大漢朝堂,這個李家為啥子不帶著自己玩呢!
現在不光是不帶自己玩,就連自家的佃戶,也紛紛另投他路了。畢竟梁乙從這些大戶手裏收回來的土地,也不需要分配給百姓耕種,用來籠絡人心,不能都建成機器耕種的農場。
有一兩個大農場作為蒸汽機械的展示場地就行了,華夏自有國情在此,除非把本地土著都滅絕了,才能建立起來大規模的農場。
二十萬青壯分在三個新兵訓練營裏進行訓練,這些人最後能通過考核編入正兵的隻保留十萬人,也就是50%的淘汰率。
淘汰的青壯,在新兵訓練營裏也會進行掃盲工作,到時候就有了十萬完成初步掃盲的人,他們可以分配到計劃中的工廠工作。
現在正在建設的工廠有陽都鎮的蒸汽機製造工廠和兵工廠,安東衛的造船廠,和每個縣都有的紡織工廠。
自從過年之後,三麵戰線上的大規模戰鬥,到現在都沒有爆發,隻是雙方的偵察兵和遊騎兵進行的零星慘烈小規模戰鬥。
這種戰鬥交戰雙方的人數少,但是戰損很大,失敗一方很少有能全身脫離戰鬥的。
從二月份開始,最早的新兵已經接受了三個多月的訓練,火槍時代,三個月足夠他們學會使用火槍。
至於戰鬥力,就需要時間的積累了,再就是戰場上的磨煉。
“孟將軍!下官的輕騎兵到底什麼時候,才能補足戰馬?”已經升職為輕騎兵校尉的劉念祖,又一次來到孟丘生的大營,討要戰馬。
“我不是跟你說了嗎?整個北方戰線的全部戰馬都給你了,就兩千匹。現在還在我手裏的隻有各個通訊兵的戰馬了。
這些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給你的,你就死心了吧!”
“可是庫庫那家夥,怎麼有五千戰馬?難道將軍你偏心不成!”劉念祖拿遊騎兵中郎將庫庫說事。
“嗨!你還好意思說,那是人家自己從戰場上搶的,可不是我撥付的戰馬。你還好意思說,同樣是五百騎兵起家,人家都發展到快三千人的遊騎兵部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