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了許久,海蘭珠將心底的悲傷發泄出來,眼睛紅腫,坐直了身子,聲音低沉嗚咽,卻帶著更多的堅決“皇太極,我海蘭珠不會放棄,廢除纏足的陋習,不能因為自盡女子而停止,哪怕被世人咒罵我也要繼續下去。”
皇太極將海蘭珠耳邊的碎發攏在她耳後,指尖滑過她重現明亮火焰般的眼眸,笑道“這才是科爾沁的明珠,朕寵眷一生的皇後海蘭珠,你盡管大膽去做,朕永遠站在你身後。”
勾住皇太極的脖子,海蘭珠吻上了他的嘴唇,蜻蜓點水,淺嚐即止卻格外的醉人,海蘭珠頭靠在皇太極的肩頭,低聲說道“我不是樣樣出色拔尖的女子,也不想平一己之力同整個——相抗衡,我其實也看不慣一夫多妻,看不慣三從四德,可是我——我從來都沒想過要改變這些,因為我性子懶散,更因為我明白,這些改變起來太困難,我沒有那麼大的本事。”
“隻有纏足——我最恨的就是這點,所以哪怕我累了倦了,也不會放棄,我海蘭珠這輩子殺得人也不少,心疼意因放腳而尋死的人,但並不會後悔,纏足殘害了多少女子?我不能讓這項陋習繼續下去,哪怕我隻能撬動冰山的一角,我相信總有一日,這座壓在女子身上的大山,會崩塌。”
皇太極欣賞疼惜的看著懷裏的海蘭珠,低笑道“朕喜歡這樣的海蘭珠,驕傲,任性,肆意,朕的海蘭珠哪怕麵對荊棘之路,也會拔劍斬斷荊棘。”
誰都喜歡聽好話,尤其是在遭遇挫折的時候,海蘭珠深吸一口氣,嘴角上揚,“我不會再莽撞行事,皇太極,是我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低估了禮教對女子的束縛,三從四德,我也能用得上。”
由於發生了三十多名女子因為放腳而懸梁自盡的事情,使得慢慢平息的廢除纏足的反對意見增多起來,大臣百姓的目光再次凝聚在關雎宮,凝聚在皇後海蘭珠的身上,所有人都在猜測,皇後娘娘是會妥協?還是繼續固執己見?
波瀾不驚的十日過去了,關雎宮不見一絲的動靜,外界放足的事情好像停止了下來,可還沒等那些迂腐的文人歡呼勝利,海蘭珠再次出招,她親自訓練出來的嬤嬤宣傳隊誕生了。
這些能言善說,又被海蘭珠仔細的調教過的嬤嬤們,自然更能抓住女子的心思,這些嬤嬤持著皇後娘娘的令牌,走府串宅,說著放腳的好處,讓那些因為放腳整日哭哭啼啼仿佛天塌地陷的女子,有了訴說委屈的人,在談話中,也有女子向嬤嬤們懇求,請求皇後娘娘繼續讓她們纏足,更有人怒罵皇後海蘭珠不守婦道,不講貞潔,是紅顏禍水,妖孽禍國,而同她對坐的嬤嬤也不惱,更不會讓守在外麵的侍衛進來治她們怒罵皇後的大不敬之罪。
嬤嬤隻是淡淡的說道“三從四德,講究出嫁從夫,府上的大人都對放足沒有意見,你們這些熟讀三從四德的反而不曉得從夫命?皇後娘娘說了,你們哪個再因為放足而尋死,娘娘也不怪你們,隻是你們的兒子孫子,仕途就此斷絕,府上田賦賦稅加重兩成,而你們的丈夫,由於沒有看管好你們,違背皇後娘娘的旨意,每日重責十軍棍。”
“這——這——”有心尋思守節的女子,再尋死時就要衡量清楚了,這畢竟不在是她一個人的事情,關係到子孫後代,家族昌盛,而有心仕途的士大夫,私下裏也嚴防死守,怒罵也好,勸解也好,再也不敢讓自己的妻子懸梁自盡,放足在權貴階層慢慢的展開,逐漸的擴散到整個大清。
這些出色完成任務的嬤嬤,海蘭珠拿出自己的私房銀子給了她們重賞,應付完世家大族,海蘭珠開始在百姓中間推行放腳,本來貧苦人家的女子一般是不纏足的,因為纏足就意味著做不了重活,民間百姓經曆明末清初的戰亂,深知纏足的女子就連逃難都是不易的,有過這種教訓的百姓,對放腳的抵抗反而更小,再加上就連百姓眼中的高不可攀讀書人和當官的女眷都放腳了,他們又有什麼可反對的?
雖然波動不大,但是海蘭珠再怕出現意外,在酒樓茶樓設置宣傳人員,不停的宣傳放腳的好處,甚至通過皇太極下令,讓縣官老爺派人到各家各戶進行動員,最後海蘭珠頒布命令,凡是放足的百姓,每戶獎賞三兩紋銀,如此一來,放足之風逐漸的盛行,幾年之後,大清再無纏足之人。
而海蘭珠的嫁妝和平日裏積攢下來的近三百萬兩紋銀全部用於廢除纏足的獎勵和耗費,海蘭珠看著密密麻麻記錄著支出的賬冊笑得很開心,關雎宮內傳來一聲輕快的低歎“這些付出是值得的,曆史可以證明,我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