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生活有苦也有甜(1 / 2)

1994年秋,廣東順德大良鎮。

大良鎮鄉下有一個玩具廠,好多年了,已經記不清工廠的名字了,也記不清這個工廠在哪一個村了。

隻記得這個工廠很小,門口貼貼貼著招工廣告,進入工廠,車間裏昏暗的燈光,就好像我們上學讀書一樣的桌子上,擺滿了噴漆的小油壺,一個紙箱子裏,裝滿了各種小怪獸,工人的任務就是給小怪獸噴漆,眼睛,身體,腿,各個部位噴的漆不能相同,也不能混在一起,工作非常仔細,每天工作的時間長達14個小時,每天規定噴500個小怪獸,完不成任務,不準下班,有的時候甚至不準吃午飯,唉,那個時候的打工環境,真是一言難盡。

有次阿蓮騎著摩托車帶我進入這家工廠,看到工人們都是十七八歲的小孩子,男孩子居多,因為這種天天招人的工廠,女孩子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不願意進來,男孩子找工是非常難的,隻要有一個地方管飯就行,但是這種工廠,完不成他的工作任務,連那份簡簡單單的工作餐,都吃不到。上世紀90年代,對於70後,80後的打工人來說,能活著,就已經不錯,按照我們安徽老家的話說,能給家裏省點糧食,就行了。

但是這種活著,簡直就是動物一般的活著,沒有任何尊嚴,沒有任何娛樂,人,就好像機器一樣,吃了睡,睡醒就幹活,任何朝氣蓬勃的思想,都會在這種枯燥的生活中,消失殆盡。

歲月,就像一杯成年的紹興女兒紅,一半甜一半苦,苦衷還有一點愁滋味,青春,就像一杯茶,隨著歲月的流逝,茶涼,就是一杯,帶著苦味的水。

大良鎮鄉下的建築工地,裏麵打工的基本上都是全國各地的貧苦,人家的孩子,幾十個人住在一個用竹子搭建的兩層的工棚裏,有一些夫妻,因為不舍得分開,也住在這麼一個工棚裏,用一個布簾子,緊緊的封閉著一個幾平米的床鋪空間,工棚裏麵,全國各地的人都有,一個省的人自然就形成了一個小幫派,吃飯的時候會互相的搶,因為工地開飯,就那麼半小時,誰體力大,誰就能多搶一點飯,誰體力小搶不到飯,就隻能去求廚房,哪怕有一點鍋巴,都可以,實在搶不到,隻能在鍋台邊哭,有的時候哭也沒有用,下午開工了,還是要繼續幹活,一些身體瘦弱的,每天吃飯都吃不飽,站了幾天,熬不下去,就自己拎著包走了,反正也拿不到錢,隻能去尋找另一個,也許不欺負人的工地。

長期呆著的建築工人,其實也拿不到錢,一個月最多給個一百兩百的生活費用,工資說是一年一結清,但是快到春節的時候,工頭找不到,老板,找不到,問誰要工資?不可能要得到,隻能在工棚裏耗著,好的,快過春節那幾天,工地的保安,就會拿著鐵棒子,把在工棚裏呆著的人強行趕走,因為怕他們偷工地的東西,隻有把他們趕走,到了第二年,又會有新的工人進入,新的工人同樣拿不到錢,90年代,建築工地,這樣的情況非常非常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