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矛盾怎麼解決呢?(1 / 2)

三水大塘鎮政府領導經過商議,拆遷的問題短期內很難推進,隻能先征收農田,山塘,魚塘,林地,和非建築使用土地,安置拆遷土地麵積上失去耕地的村民,去大塘鎮的外企,民營企業,合資企業,上班,對於失去勞動能力的老年人,發放養老金,學齡兒童優先入學,幼兒園小孩減免入托費用,為所有的老年村民辦理免費公交卡,等一係列幫扶政策,大塘鎮的村民們對這個政策都表示讚許和歡迎,但是對建築麵積的拆遷補償政策,一直非常抵觸,不管怎麼說?每家每戶花了那麼多錢,新蓋的房子,一點拆遷補償都沒有,村民們心裏難以平衡,有錢的人家修建的別墅,和貧窮的人家的老房子,如果按照建築麵積的平均值去拆遷補償,那麼有錢的人家肯定不幹,沒錢的人家心裏挺開心,平均這兩個詞,真的很難做到。

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讓牙膏一樣慢慢的跟進,先做村民的思想工作,願意搬遷的村民,優先安置,不願意的,暫時往後推,對於一些釘子戶,也盡量的進行幫扶教育,目前也隻有這個辦法。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鎮領導的統一意見,在征地地塊,沒有被開發之前,要先修路。

於是,城建局和公路局進行了公路規劃,設計了三水大塘鎮開發區的公路項目圖紙。

阿伯飯店的劉阿伯通過自己的表弟得到一點小道消息,花了好多錢,終於中標了十幾裏路的建設項目,高興的不得了。

公路建設,推進的也不算順利,一些建築用地上有一些墳地,墳地的拆遷補償,也遇到當地村民的各種阻撓,政府總是盡最大的忍讓和寬容,對村民提出的補償協議,盡量的進行仲裁,商議,經過了長達五六個月的各種補償協議,三水至大塘工業開發區的這條水泥路,終於開始正式建設。

在大塘鎮路口,公路局修建了一個收費崗亭,因為一條公路投資上千萬,政府需要回籠資金,修建一個收費的崗亭,也是經過國家批準的,修建公路的錢基本上都是銀行貸款,如果不收費的話,政府的銀行貸款要怎麼還呢?

這個收費崗亭修建的位置,卻正好在肖美琴家門口,不遠處的路口。

收費崗亭修建好以後,肖美琴所在的村莊,和鄰近附近的村莊,給當地村民發放綠卡,當地村民經過收費崗亭不用交費,但是必須每次攜帶綠卡,因為收費崗亭的工作人員不可能認識所有的村民,村民對這一政策也表示理解,和讚賞。

但是一個多月以後的一天,肖美琴所在村莊的一個新女婿,開著車經過收費崗亭,收費崗亭的工作人員按照規定要每部車收取五塊錢。

這個新女婿脾氣火爆,當場辱罵工作人員,我們是本地的村民,憑什麼收我們的錢?

工作人員隻好跟他解釋,你沒有本地村民的綠卡,按照規定,你肯定要交錢,五塊錢又不多,或者你回去拿到了綠卡,再免費通過。

但是這個脾氣火爆的年輕人,一把抓住工作人員的衣服,就是一頓暴打,工作人員哪能容易這麼吃虧?,無緣無故的被村民暴打,收費崗亭的七八個工作人員,還有收費崗亭的保安,馬上圍了上來,把打人的青年也摁在地上打了一頓。

挨打的這個脾氣火爆的年輕人吃了大虧,車子也不要了,跑路回到了肖美琴所在的村莊,添油加醋的描述了一番,就是收費站的管理人員欺負他,把他打了一頓,不給錢不讓過。

村莊裏的人受不了這個氣,收費站崗亭的工作人員基本上都是廣東省其他城市的人,並不是三水人,在廣東,外地人欺負本地人,那是不能容忍的存在。

一個村子裏幾百個年輕人,呼啦啦,都去了,硬是推上打砸,把這個收費崗亭給推倒了,工作人員都嚇壞了,這麼多人上來鬧事,也不上班了,工作服一扔就跑了,然後馬上報警,警車來了,但是幾百個鬧事的不可能通通帶回派出所,隻好和村民商議,村民們一致提出意見,這個收費崗亭在我們村口,嚴重影響村民出行,必須拆除。

大塘鎮鎮領導和肖美琴所在村莊的村書記,村主任進行了數次開會討論,反饋的結果是眾怒不可調和,還是換一個地址,重新建一個收費站,打架鬧事的年輕人抓幾個,拘留幾天,消除惡劣影響。